我国东部季风盛行区的基本概况

我国东部季风盛行区的基本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7-01-2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958

标签:

摘要: 东部季风盛行区 东北 长白山 华北 中部 江南 云贵高原 岭南 南海 相关链接 东部季风盛行区 东部季风盛行区包括从东北小兴安岭到西南云贵高原一线以东的地区,河流水量变化除云南受西南季风影响外,广大地区主要是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主要分为8个二级区或亚...

东部季风盛行区

东部季风盛行区包括从东北小兴安岭到西南云贵高原一线以东的地区,河流水量变化除云南受西南季风影响外,广大地区主要是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主要分为8个二级区或亚区:

东北

东北中温冷温带半湿润平水区区内主要流域是松花江流域与额尔古纳河流域。气候上多属中温带,大兴安岭北部有一小部分属于寒温带。区内年平均降水量多在400〜600mm之间,干燥指数大多在1.5以上,年平均径流深在平原区约50mm,到山丘区可达200mm左右。冬季低温漫长,河流封冻期长。冬季积雪春季融化补给河流或形成春汛。区内大小兴安岭森林茂密,东部的三江平原分布有中国最大的湿地。松嫩平原有大片草甸湿地。过去几十年对森林与湿地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不仅导致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而且也对水文状况带来影响。生态与环境问题同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关系密切,急需保护以维持流域良性水文循环。总的说来,东北地区由于温度较低与降水适中,可支持天然植被与雨养农业。地区的生态情况并不平衡:西部生态条件脆弱;北部山区生态较好,但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平原区由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至关重要。

长白山

长白山中温带湿润丰水区区内长白山贯穿南北,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松花江、鸭绿江与图们江发源于此。气候与自然条件属于中温带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而蒸发力弱,年降水量可高达1000mm,干燥指数大多接近1.0。区内不仅年降水量丰沛,而且时有暴雨,如2010年7月20日至7月31日,吉林省内鸭绿江流域、图们江流域发生大暴雨,受灾人口400多万人,农作物受灾超过1000万亩®。长白山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径流深可达200mm,为周边河流提供大量水源,也可为经济发达而缺水的辽河中下游地区的水量调配提供条件。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有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为防治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维系和保护森林植被生态系统,加强保持水土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华北

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平水、少水区本区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主要包括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黄、淮、海三河下游的华北大平原。气候上属于暖温带,年平均降水量介于400〜800mm之间,是半干旱半湿润的过渡地带。表征区域水分热量的干燥指数介于1.5〜4.0之间。平原与高原年平均径流深都不足100mm,山区可在100mm以上。由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而降水偏少,水资源较少。区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巨大,目前是中国最为缺水、水供需矛盾最大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黄淮海平原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300立方米,只相当全国平均的1/7,也是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如海河下游平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了100%。由于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已被大规模超采,导致大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加之本区耗水量大,使河流人海水量大幅度减少。流域水循环垂直方向分量不断加大,引发了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包括表层土地干化、大面积湿地萎缩,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水危机景观。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与气候变化有关。近30年来,本区的气候呈暖干现象,多数年份降水量偏少。应对这种情势,大力实行节水、治污,采取适应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中部

中部北亚热带半湿润平水区本区地处中国东中部地区,包括江、淮之间处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和大巴山一长江以北的区域。区内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上属于北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多在800〜1000mm之间,年降水变差系数径流深大致介于200〜400mm之间;区域干燥指数大致接近1.0,平原地区在1〜2之间。区内西部的汉水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水源区,东部地区的淮河平原是旱涝灾害频发之地,也是中国水污染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本区域的水循环研究对于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调度意义重大。

江南

江南亚热带湿润丰水区本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以南,南岭与武夷山一线以北的地区,包括四川盆地、江汉平原两侧以及长江下游平原。主要河流有川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水等。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表征水、热条件的干燥指数一般小于1.0。年平均降水量大致介于1000〜1500mm之间。年径流深一般在500mm左右,山区则在500mm以上。水量平衡结构主要特征是年实际蒸发量与年径流量的数量各占年降水量的一半。本区从西到东降水量与径流量丰沛,分布比较均匀。众多河川汇集于长江形成丰富的水资源,使长江的年径流量占全国河川年径流总量的37%。由于从南到北与从东到西的水汽推移过程,湘、赣的春雨与四川的夏雨此伏彼起,使本区不同地区的汛期由4月到10月延伸7个月之久,但却使长江径流量的月径流分配比较均匀,对水资源的利用(包括南水北调的供水)是相对有利的。由于地形与暴雨径流的南北与东西时空的遭遇,本区洪涝灾害频发。如何防治频发的洪水是重大的问题。实现人、水和谐关系,加强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亚热带暖湿多水区本区地处中国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包括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河流属于长江与珠江的上游以及由云贵出境的国际河流。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24°C间。水汽来源主要以西南季风带来的孟加拉湾水汽为主,也有大量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和少量的高原季风水汽。区内降水量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介于1100〜1500mm之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明显呈自东南向西北和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反映地区水、热条件的干燥指数一般介于1〜2之间。由于区域的温湿气候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但由于地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高原季风三种水汽的交汇区,区内降水量变化大,稳定性差,是易旱地区,尤以春旱为甚,如2010年的春旱,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水情需要采取适应性对策。

岭南

岭南南亚热带湿润丰水区本区地处华南,即南岭一武夷山一线以南地区。包括台湾北部与雷州半岛北部。主要河流是珠江,还有浙闽独流入海的河流。气候上属于南亚热带。地区的干燥指数一般小于0.5。气温高、湿度大。地区的水汽来自太平洋。由于东南季风强盛,区内降水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多数在1400〜2000mm之间,台湾北部山区年降水量甚至达到5000mm以上,成为中国亚热带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区内水循环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水量平衡结构的主成分是降水和径流,蒸发所占比例不大。蒸发的年际变化很小。值得强调的是,本区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台风带来的暴雨袭击包括海岸的风暴潮,往往造成巨大灾害。这是本区的重大水问题。

南海

热带及南海海岛湿润多水区东部季风盛行区指中国北回归线到赤道的部分领土与领海,按热带的定义分为三类:①边缘热带,主要是云南的西双版纳州、雷州半岛南部、海南岛的中北部以及台湾岛南部;②中热带,指海南岛中南部及其以南的东沙、中沙与西沙群岛;③赤道热带,主要是南沙群岛。中国在南海的领海面积约为350万km2,海岛加岛礁的总数接近上万个,其中上千个小岛礁分布在南海的热带区。气候上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估计可达2000mm以上。干燥指数小于0.5。但众多的小岛由于集水面积小而不能形成河流,多数降水都直接转化成径流人海,因而淡水严重缺乏。丰沛降水量可为热带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提供淡水,发展小岛的雨水利用是解决小岛淡水供应问题的最主要途径。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