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遥感卫星商业化的不利因素

影响遥感卫星商业化的不利因素


发布日期: 1970-01-01 更新日期: 2015-02-03 编辑:giser 浏览次数: 3716

标签:

摘要: 未来卫星遥感技术将采取多元化、融合的发展途径。卫星遥感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即向着规范化的业务运行模式发展,连续不断的向国家、地区、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信息产品,才能真正发挥其对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任何一项高新技术,它能否形成产业,或者它能否作...

未来卫星遥感技术将采取多元化、融合的发展途径。卫星遥感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即向着规范化的业务运行模式发展,连续不断的向国家、地区、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信息产品,才能真正发挥其对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任何一项高新技术,它能否形成产业,或者它能否作为一种强大产业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是它能否长久生存发展下去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般说来,只有形成产业之后,有了雄厚的物质条件,这项技术才得以持续发展。通常,在高新技术发展的初期,总是通过商业化活动来加速其产业的形成过程。 “商业化”其实并不是什么复杂概念。简单的说,“商业”就是“做买卖”;而“商业化”就是“保持买卖持续进行”。买是投入,卖是产出。实现商业化的必要条件是要求“产出大于投入”,即“效费比大于一”,用俗话说就是“要赚钱,要赢利”,只有符合这个基本条件,买卖才能持续稳固进行,商业化才能实现,而要达到“产出大于投入”,需要采取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正确方针和有力措施。

影响遥感卫星商业化的不利因素

遥感卫星的商业化进程并非象人们当初所预想的那样简单顺利。事实上,民用遥感卫星由于本身固有的特点,其“买卖”做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实现商业化存在如下四方面不利因素:

  • 1.成本高。遥感卫星至今还基本上处于单件研制水平,一颗星一个样。一颗工作寿命为三年的中型遥感卫星制造与发射费用大约在三亿到五亿美元,先进一些的遥感卫星甚至需要十亿多美元。经营遥感卫星的公司除了需要投入卫星制造与发射费用外,还需要投入建造、维护和运营地面站或租赁地面站用于接收、处理和加工图像数据等成本。
  • 2.收益低。经营遥感卫星的公司主要依靠出售其接收的卫星遥感图片来回收资金。即使每张卫星遥感图片的售价按二万美元计,三年内需要售出触目高达二万到三万张的图片,才能满足商业化所要求的效费比大于一的条件,这在缺少公众用户的情况下很难做到。所以,仅靠出售自己卫星的图片不能保本,更不用说赢利了。
  • 3.用户少。遥感卫星市场有社会性、公益性等特点,大多数国家都将其视为政府行为,因此到目前为止,遥感卫星图像的用户基本上是政府的农林、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环保、军事、科学研究等部门,用户的面虽宽,但需求数量并不大。同时,也只有这些属于国家的、政府的或者军事的部门才能具备强大经济后盾,拥有雄厚资金基础,方可承受得起每张图片数万美元的昂贵价位。
  • 4.由于军事应用和经济政策的关系,遥感类卫星进入市场较晚,市场开发限制多,阻力大。再者,遥感卫星有效载荷本身种类繁多,应用门类复杂,领域广阔,遥感数据处理麻烦,用户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市场开发。所以,对市场开发和直接获取经济效益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索。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