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土壤及植被

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土壤及植被


发布日期: 2016-05-16 更新日期: 2016-05-16 编辑:from_marsh 浏览次数: 4636

标签:

摘要: 土壤 南麂列岛的土壤类型可分为红壤、粗骨土、滨海盐土、潮土与风沙土5个土类;饱和红壤、 中性粗骨土、潮滩盐土、潮土与滨海风沙土5个亚类;沙黏质棕红泥、棕红泥沙土、棕红黏泥、棕石沙土、滩涂泥、洪积泥沙土与滨海沙土 7个土属;沙黏质棕红泥、砾石沙黏质棕红泥、棕红泥...

土壤

南麂列岛的土壤类型可分为红壤、粗骨土、滨海盐土、潮土与风沙土5个土类;饱和红壤、 中性粗骨土、潮滩盐土、潮土与滨海风沙土5个亚类;沙黏质棕红泥、棕红泥沙土、棕红黏泥、棕石沙土、滩涂泥、洪积泥沙土与滨海沙土 7个土属;沙黏质棕红泥、砾石沙黏质棕红泥、棕红泥沙土、砾石棕红泥沙土、棕红黏泥、棕石沙土、砾石滩涂、沙涂、泥涂、洪积泥沙土和飞沙土 11个土种。基本上属于丘陵区的红壤。由于列岛海域终年风急浪高,空气中水分的含盐量较高,使红壤全部成为饱和度很高的复盐基红壤,故该列岛的土壤以饱和红壤亚类为主。

土壤的分布规律性较强。一般海拔50m左右、面积0.1km2以下的岛屿都是岩石裸露的岩秃(中性粗骨土亚类的棕石沙土); 海拔100m左右、面积0.3 km2以上的岛屿为饱和红壤亚类的砾石沙黏质棕红泥和砾石棕红泥沙土,前者分布在门屿、柴屿、竹屿等,后者分布在大擂山、海龙嘴山等。南麂本岛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为:自海面交界处至海拔30m左右的带状区域是由海浪冲击形成的岩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土层逐渐加厚,除大山和打铁洞山等海拔200m左右的山顶为岩秃外,其余的丘陵顶部和缓坡地带均分布着饱和红壤亚类的3个土属。大致可以本岛中部的公路和道路作为分界线,其西北部为熔结凝灰岩母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棕红泥沙土,东南部为钾长花岗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沙黏质棕红泥,由闪长岩母岩风化物 发育而成的棕红黏泥仅小面积分布在靠近火焜岙的局部地区。潮滩盐土亚类的砾石滩涂分布 在后隆,沙涂分布在大沙岙、国胜岙右侧,火焜岙与马祖岙内侧;泥涂分布在国胜岙左侧、马祖 岙和火焜番外侧。

土壤以红棕色为主要色调,大多呈酸性,pH值为6.0~7.4,但泥涂和沙涂均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中等偏低,磷素含量偏少,钾素含量较丰富,钙、镁含量较高。

植被

南麂列岛的开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岛上坡度较缓之处,大多已被垦植过,原生性植被 已破坏殆尽,目前均属次生植被。岛上植被类型较为简单,主要有禾草草丛与黑松灌丛。但由 于海岛风大,故黑松生长矮小,林冠稀疏。列岛丘陵山坡罕见树木生长,只在村落周围及呑湾 避风处可看到少量树木分布,形成小的村边树群,都是人工种植的。

植被类型虽然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小环境的变化复杂,群落类型还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植 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特征显著。从现存的植被中虽难以正确估计原来的植被究竟是怎样的, 但从植物区系特征及残存的一些乔灌木来推断,应为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丛林。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