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壤的热容量 土壤温度与降水关系 区域性持续土壤温度 土壤的热容量 中国土壤的热容量远大于空气、土壤的热状况,且其变化对大气的陆面下边界起重要的作用。土壤温度是地表热状况的直接反映,土壤温度的异常,尤其是深层土壤温度的异常,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土壤温度的...
土壤的热容量
中国土壤的热容量远大于空气、土壤的热状况,且其变化对大气的陆面下边界起重要的作用。土壤温度是地表热状况的直接反映,土壤温度的异常,尤其是深层土壤温度的异常,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土壤温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陆-气之间的感热通量及辐射通量,从而对气候变化起到反馈作用。青藏高原地表加热可影响夏季东亚大气环流,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的异常可影响夏季大气环流。
土壤温度与降水关系
我国土壤温度与我国降水有一定的关系,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与同一地区或邻近地区后期降水有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即前期土壤温度偏高,则后期降水偏多,反之亦然。层次愈深,滞后时间也愈长。冬季0.8m地温与春季(3〜5月)的降水相关最好,而1.6m处的地温与汛期(4〜9月)降水的相关最为显著,高温轴与多雨轴的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低地温轴附近的降水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少。与此同时,建立了用前期地温做汛期旱涝趋势预报的方法,用深层冬春季地温来制作次年的汛期降水趋势预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区域性持续土壤温度
区域性持续土壤温度异常能够影响中国短期气候,如果区域性的土壤温度异常只在初始时刻存在,其异常的影响只能维持1天左右;但如果土壤温度的异常持续1个月,则会对大气环流和气候产生明显的影响,区域性土壤温度的持续异常能够引起其后10〜30天的平均降水率的改变,区域性土壤温度的异常(增加)能够引起区域内降水量的明显增大;同时,在土壤温度异常区的南面出现一个降水明显减少的区域。另外,在土壤温度异常区及其南面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气温升高,尤以其南边气温增加最为明显,主要是由于该区域的降水减少、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增加和下沉运动造成的。对模式模拟的其他物理量变化的分析表明,在土壤温度异常偏高区,由于地面向上感热输送增加,使大气下层增温,地面气压下降,对流层低层辐合加强,降水增加;同时,上述辐合在其南部诱发出异常辐散和下沉,导致降水减少和气温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