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理位置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陕西两省交界的小秦岭北麓,河南省灵宝市西部,地理坐标北纬34°23′-34°31′,东径110°23′-110°44′。 地质地貌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豫西...
地理位置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陕西两省交界的小秦岭北麓,河南省灵宝市西部,地理坐标北纬34°23′-34°31′,东径110°23′-110°44′。
地质地貌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豫西断隆的组成部分,南邻秦岭地槽褶皱系。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华北地台基底的控制,并受秦岭古海槽和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强烈影响。小秦岭地形复杂,地势陡峻,一般坡度为30-500。境内超过2000米的高峰有19座,相对高度达1202米。
气候
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受地形和黄河水面的影响,秋冬季多为西北风,春夏季多为东南风,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大风多,夏末温热暴雨集,秋至晴和日照长。气候年均温11.2~14.2℃,1月均温-0.3℃,7月均温27.2℃,极端低温17℃、极端高温42.7℃,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为2500~4700℃,无霜期179~215天;年降水量620毫米左右。
土壤
保护区地层属太古界太华群,岩石为岩浆岩类,如石墨石云变粒岩、石英片岩花岗岩、磷质石、石英石等。土壤为薄层酸性岩褐土、薄层酸性岩粗骨棕壤,pH值为6.2-7.0,表层为腐殖层,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质地轻,土层厚度不一。保护区海拔780-1100米分布着淋溶褐土和褐土性土,1100米以上分布着棕壤与棕壤性土,老鸦岔脑分布有小面积的山地草甸土。
水系
保护区属于黄河水系。黄河由陕西省潼关县境流来,沿灵宝市北边缘东流,保护区的河流均流入黄河。发源于小秦岭的河流主要有沙河、阳平河、枣香河、十二里河和双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