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GIS设计的原则


发布日期: 2017-07-20 06:10:11 UTC

标签: GIS   

环境GIS的具体设计中应注意系统的当前需求和中、 远期目标相结合。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扩展和环境 保护机构职能的调整,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同时还要注意系统的专用性和通用性相结合。 尽量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以保证系统的灵活性, 并使系统的各个模块可以方便地组合搭配, 各职能部门可以灵活地配置功能; 另外也要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不仅要考虑先进的网络数据库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而且要适应环境统计、 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建设项目、总量控制、 环境自动监控、自然生态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对环境空间数据发布、 査询、分析和空间表达的实际需要。具体设计原则如下。

1.实用性

最大程度的满足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业务需求, 为环境管理人员及环境保护技术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工具。 要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数据提供准确迅速,界面友好, 操作方便,功能完善,系统维护性好。 系统要具有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与其他系统(如环境办公化自动化系统等)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

2.标准性

整个系统的建设需遵循标准化、统一化的原则, 以支持系统的推广应用。系统在数据分类编码、 数据格式、数据接口、软件接口和系统开发等 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与行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3.先进性

系统在技术上要具有先进性,包括软、硬件的先进性、 网络环境的先进性等,将现有的先进技术尽可能的应用到系统中来。

4.动态性

系统要能够顾及环境空间数据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要, 也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业务发展的需要。 系统需要根据环境数据、业务、结构等各种变化, 动态的调整、优化和扩展有关的功能。

5.开放性

系统需要采用开放式设计, 可以在应用中不断由用户补充和更新功能, 具备良好的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功能兼容能力。 系统还需要具备统一的软件和数据接口,以为后续系统的开发留出余地。

6.经济性

单纯追求先进的技术将会耗费大量的资金, 对许多环保部门并不实际。 因此系统建设需要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 在实用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出, 在软件、硬件的配置方面尽量选择性能价格比高的, 在系统开发方面注重可操作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7.安全性

面对网络运行环境,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 保证合法用户能够方便的访问数据和使用系统, 阻止非法用户操作系统。同时,系统要有足够的容错能力, 以保证数据的逻辑准确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链接: 环境GIS设计的原则
版权所有: 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