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代,已有保温器的记载,其中最精彩的当推“伊阳古瓶”。 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中记述了这个故事。 北宋有个叫张虞卿的人,他是文定公张齐贤的后裔,张齐贤在宋真宗时任过宰相。张虞卿居住在西京(今洛阳市)伊阳县 (今河南汝阳县)小水镇。有一天,他从地下发掘出一只古瓦瓶...
宋代,已有保温器的记载,其中最精彩的当推“伊阳古瓶”。 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中记述了这个故事。
北宋有个叫张虞卿的人,他是文定公张齐贤的后裔,张齐贤在宋真宗时任过宰相。张虞卿居住在西京(今洛阳市)伊阳县 (今河南汝阳县)小水镇。有一天,他从地下发掘出一只古瓦瓶。 这古瓶黑亮黑亮的,造型古朴庄重,张虞卿十分喜爱它,便用来养花,放在书房的桌子上,经常玩赏。
到了冬天,天气非常冷。有一天夜晚,张虞卿忘记把古瓶中的水倒出来,他想,这古瓶一定会被冻裂。第二天早上一看,发现其他器皿中凡是有水的,都被冰冻裂了,只有这只古瓶装满了 水却没冻裂。张虞卿很奇怪,他试着灌上一瓶开水,发现这瓶中的水一天都不会冷,试了几次都是这样。有时候,张虞卿和朋友们出外郊游,他就将装满开水的古瓶用箱子提着,到了郊游的地方,用古瓶的水泡茶,就像新煮开的水一样,泡出的茶清香扑鼻。张虞卿虽然不明白这古瓶能保温的奥秘,却十分珍惜它。
有一次,一个喝醉了酒的仆人,不小心把古瓶碰倒,滚到地上摔碎了。张虞卿惋惜不止,他急忙将古瓶的碎片捡起来观看, 发现古瓶碎片与普通的陶器片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因古瓶是夹层的,底层的夹层将近有两寸厚。底层上还刻画着一幅 画:一个鬼魅手中拿着火把,火把还在熊熊燃烧。整幅图画刻制得非常逼真精细,栩栩如生。
张虞卿拿着这古瓶碎片请教了许多人,但都不能辨识这古瓶是哪个朝代、什么地方制造的。
“伊阳古瓶”实际上是个古代的保温瓶,其奥秘在于利用两寸厚的空气层来保温这说明我国古代对于热的传播有一定认识,并注意到保温的条件和方法。至于说瓶底一鬼烧火的图画,无非是种装饰罢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懂得利用一些物理方法来控制温度,比如说,在夏天天气酷热之际,古人就用冰块降温,冷藏食物;若碰上国君、大夫等重要人物去世,还要用冰块保存尸体,以便举行丧礼。
那时装冰块冷藏食物的青铜器皿叫“冰鉴”。古人说“冰 鉴”可用来装冰,放在食物中,可以抵御温气。“冰鉴”是由内外两层容器组成,外层容器称为“方鉴”,内层容器称为“方壶”,方壶可以放进方鉴之中,方壶与方鉴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隙, 这空隙是用来放冰块的,所以放入“方壶”里的食物,就可以保持一定的低温,不致受热变质。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一件“冰鉴”,它是青铜铸造的,外形是正方形, 长和宽都是76厘米,高有61.5厘米。鉴身底部四角下,有用前肢和胸部承托方鉴的四兽作为四足,鉴身上部的四角和四边,各有一条拱曲伏攀的龙作耳,造型庄重质朴。从“冰鉴”保低温的方式来看,它和现代冰箱的原理大体相似,只不过“冰鉴”是以天然冰块制冷罢了。
为了保证在夏季能有天然冰块使用,我国古代人们就在冬天存天然冰块,称之为“藏冰”。先秦时是修建藏冰的冰室,称之为“凌阴”;隋唐时是凿深井藏冰,称之为“冰井”;明清时称之为“冰窖”。1976年在秦雍城遗址发现秦国的一处凌阴遗址,其藏冰的容量可达190立方米,可见当时藏冰规模之巨大。
从西周起,藏冰就成为一种制度,专门设立了一个官职叫 “凌人”,负责藏冰工作。《诗经•七月》中写道:“二之日凿冰 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即是描述藏冰的过程:在最寒冷的 十二月(二之日)就开始凿冰,然后把凿好的冰块运进“凌阴” 中藏起来,等到夏季时再取出来使用。当时,也总结出一套藏冰 的规律:每块冰块要3尺长、3尺宽、厚1.5尺,而且藏冰量是 用冰量的3倍,才能保证使用。这种制度一直从先秦延续到清 朝,足见我国藏冰历史之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