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研究发现,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运动是影响沿海河口的一个重要物理特征,但是潮汐对河口潮汐湿 地CH4排放通量的影响鲜见文献报道,包括从大潮日到小潮日的7 天潮周期的循环以及按 1 天计的半日潮及全日潮的影响。 连续两年(2008-2009 年) 测定结果显示白天涨...
有研究发现,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运动是影响沿海河口的一个重要物理特征,但是潮汐对河口潮汐湿 地CH4排放通量的影响鲜见文献报道,包括从大潮日到小潮日的7 天潮周期的循环以及按 1 天计的半日潮及全日潮的影响。
连续两年(2008-2009 年) 测定结果显示白天涨潮前1 h 和 落潮后1 h CH4通量的大小没有一致的规律,有的月份涨潮前CH4通量大,有的月份落潮 后CH4通量大,这一结果与Chang 和Yang和仝川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2008-2009 年2 年的数据结果显示涨落潮过程中排向大气环境的CH4通量均小于涨潮前和落潮后CH4通量,原因主要有以下2 个方面:
第一,潮水水淹可明显减少大型挺水植物对于湿地土壤产生CH4的传 输排放量,因为挺水植物介导的CH4传输排放部位多位于植株下部;
第二,潮水水淹阶 段芦苇湿地气泡扩散途径排放的CH4首先进入潮水,当然,部分溶解的CH4也会逐渐扩散进入到大气环境,但在时间上存在着一个滞后。
这项研究只测定了每月中潮日涨潮前1 h、落潮后1 h 及涨落潮过程中的CH4通量,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测定从大潮日到小潮日的7 天 潮周期过程中的芦苇沼泽CH4通量变化以及1 天内涨潮前和落潮后不同时刻的CH4通量,以便更全面地认识潮汐过程对于河口芦苇沼泽湿地CH4通量的影响。
水位是影响湿地CH4通量的重要环境因子,此研究试验点地段在中潮日退潮后到下一次涨潮前阶段地表完全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