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类列表

地图分类列表


地图引用

1920年中国民国时期吉林黑龙江邮务区舆图

发布日期 :2021-09-16 07:55:48 UTC      

分类 :近现代地图

地图来源

1920年中国民国时期吉林黑龙江邮务区舆图来源于《1920年中国邮政舆图》, 此地图比例尺为1:1250000。

1920年中华邮政舆图,为中、英文双文字说明, 全册包括46页各省及市图并附录12页全国各大、小地名内容, 是中国邮政史上官方发布的权威巨著,邮学价值较高。

民国时期吉林黑龙江

吉林

民国元年(1912年),吉林省作为22行省之一,区划沿清旧制不变。 民国二年(1913年)颁布现行各县行政官厅组织, 把旧时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即以原有区域为县之区域, 仍按旧志分全省为四路,民国三年(1914年)把原有四个路、 道依次改为吉长道(治长春县)、滨江道(治滨江县)、 依兰道(治依兰县)、延吉道(治延吉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 国民党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后把东北划成9省, 吉林省领长春、吉林2市和永吉、榆树等18县1旗。

10月2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在长春成立吉合区党委。

11月1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撤销吉合区党政军机构, 成立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员会。

11月25日,中共永吉地委征得驻吉苏军同意, 成立吉林市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及民主政府从吉林市撤出, 国民党在此成立了吉林省政府。同时中共发起了四次“四平战役”。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9日,中共占领吉林市。3月10日, 中共吉林省政府迁至吉林市。

黑龙江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黑龙江省沿袭清代省、道、县三级体制, 共辖龙江、绥兰、黑河三道,省会齐齐哈尔。后增设呼伦道,共为4道, 21县,6设治局。当时为吉林省所辖而今在黑龙江省境内的有滨江、 依兰2道,18县。民国六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 中国政府逐步收回中东路“附属地”的行政主权。民国九年(1920年), 将该区域定为“东省特别区”。民国十一年(1922年), 东北当局设立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以统一监督节制该区域内的军警、 外交、司法各机关。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 北京政府批准东省特别区独立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区域之外, 成为与省并列的特别行政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 黑龙江省辖42县,11设治局。当时隶属于吉林省今属黑龙江省的有22县。

相关地图

1925年中国民国时期吉林省在线地图

1925年中国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在线地图

1928年中国日版黑龙江省地图

1928年中国日版吉林省在线地图

1933年中国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在线地图

1933年中国民国时期吉林省在线地图

1948年中国吉林省、合江省、松江省、哈尔滨市在线地图

1950年中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在线地图

1950年中国吉林省、松江省在线地图

1951年中国黑龙江省在线地图

1951年中国吉林省、松江省在线地图

1952年中国吉林省、松江省在线地图

1952年中国黑龙江省在线地图

1958年中国吉林省在线地图

1958年中国黑龙江省在线地图

1966年中国黑龙江省在线地图

1966年中国吉林省在线地图

1981年中国黑龙江省在线地图

1981年中国吉林省在线地图

1995年中国黑龙江省在线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