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蒸发量及其分布 相关链接 蒸发量及其分布 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水面蒸发量是反映一地蒸发能力的指标,受当地气压、气温、湿度、风速、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陆面实际蒸发是指流域内土壤蒸发、水体蒸发和植物蒸散发的总和。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陆面实际蒸发量由流...
蒸发量及其分布
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水面蒸发量是反映一地蒸发能力的指标,受当地气压、气温、湿度、风速、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陆面实际蒸发是指流域内土壤蒸发、水体蒸发和植物蒸散发的总和。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陆面实际蒸发量由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减相应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得到。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1100mm,其地区分布大体是流域东部平原区大于山区,南部大于北部。在山区,滦河上游、雾灵山附近、小五台附近、五台山附近、清漳河上游等地区年均水面蒸发量都小于1000mm,五台山最小仅700mm左右,其他地区为1000〜1200mm。在平原区,白洋淀以北小于1200mm,以南大于1200mm,但滏阳河南宫附近则大于1400mm,是流域蒸发的高值区。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陆面实际蒸发量为470mm,平原区大于500mm,但冀中平原的衡水、新乐、宁晋一带小于500mm,是平原区的低值区;山区小于500mm,溧河、永定河上游、大清河南支、滏阳河及漳卫河迎风山区都小于400mm。
海河流域干燥指数在山区为1.5〜2.0,但部分低值区小于1.5,五台山最小仅1.0左右。平原区干燥指数都在2以上。流域内水面蒸发量的年际变化不大,变差系数Cv值为0.08〜0.13;但年内分配很不均匀。5、6月的蒸发量可占到全年蒸发量的1/3。
1956年以来,海河流域实际蒸发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56〜1979年,海河流域平均年蒸发量470mm,同期的流域平均年降水量560mm,蒸发量小于降水量90mm。而2003〜2005年遥感监测的海河流域的蒸发量分别为579mm、511mm、508mm,同期的降水量分别为582mm、538mm、487mm,蒸发量已经接近或大于同期的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