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


发布日期: 2016-05-16 更新日期: 2016-05-16 编辑:from_marsh 浏览次数: 5330

标签:

摘要: 1.湿地植物对废水中营养物质吸收利用及对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吸附和富集作用。 废水中的氮以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式存在,其中无机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能以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利;部分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成氨氮后,也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当植物从污水中吸收...

1.湿地植物对废水中营养物质吸收利用及对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吸附和富集作用。

废水中的氮以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式存在,其中无机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能以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利;部分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成氨氮后,也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当植物从污水中吸收氮元素后,将氮元素合成植物蛋白质等有机氮,最后通过对植物的收割将它们从湿地系统中去除。废水中的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转化成植物的ATP、DNA、RNA等有机成分,然后通过植物的收割而移去。徐德福等的研究表明,种植美人蕉、菩提子、凤眼莲和芦苇的湿地,对氮、磷去除率分别是10.91%~59.32%和50.13%~87.26%。湿地植物还能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镉、汞、砷、钙、铬等;还能与微生物共同作用去除有机物。Ellis 等(1994) 的研究结果显示湿地中宽叶香蒲和黑三棱能较好地摄取同化、吸附富集高速公路径流油类、有机物、铅和锌。

2.湿地植物的输氧作用

人工湿地中植物能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气道输送至根区,通过改变根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基质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的输氧速率远比依靠空气向液面扩散速率大,植物的输氧功能对人工湿地降解污染物好氧的补充量远大于由空气扩散所得氧量 。这种根区有氧区域和缺氧区域的共同存在为根区的好氧、兼性和厌氧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根际微环境,使不同的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例如:氮营养盐通过在好氧区的硝化过程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氮,而在缺氧区将硝酸盐,通过反硝化菌的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最终还原为氮气除去;磷营养盐则在还原区以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流动相中,而在好氧区除磷菌有过度吸收磷酸盐的能力,将磷吸收去除。通常人工湿地的输氧能力在5~45g O2/(m2·d) 之间,一般为20g O2/(m2·d)。Achintya等在研究芦苇根区氧含量的过程中证明芦苇在湿地中的输氧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宽叶香蒲根系释放氧气的速率为0.12~0.20 mmol/(g·h)。

3.湿地植物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生境。微生物是人工湿地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极其丰富,因为人工湿地植物发达的根系通常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结构,扩大了可供微生物吸附着生的表面积;并且植物根系附近能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的不同微环境,为各种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进而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分解者。研究表明,有植物的湿地系统,细菌数量显著高于无植物系统,且植物根部的细菌比介质处高1~2个数量级,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还可以促进某些嗜磷、氮细菌的生长,促进氮、磷释放、转化,从而间接提高净化率。

4.湿地植物可加强和维持人工湿地良好运行。

维持人工湿地系统良好运行的首要条件就是保证湿地系统稳定的水力传输,湿地植物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根和根系对介质具有穿透作用,能在介质中形成众多微小的气室或间隙,减小了介质的封闭性,增强了介质的疏松度,使得介质的水力传输得到加强和维持。植物的生长能加快天然土壤的水力传输程度,且当植物成熟时,根区系统的水容量增大。当植物的根和根系腐烂时,剩下许多的空隙和通道,也有利于土壤的水力传输。此外,湿地植物的种植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力传输。成水平研究发现,经过3~5个月的污水处理后,不种植物的对照土壤介质板结,发生淤积,而种有水烛和灯芯草的人工湿地渗滤性能好。据报道,即使较板结的土壤,在2~5年之内,经过植物根系的穿透作用,其水力传输能力仍可与砂砾、碎石相当。此外,湿地植物还具有抑藻效应、景观效应,调节气候作用,并且收割的湿地植物可用作造纸原料、编织材料、牲畜的饲料。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