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北干旱内陆河区 相关链接 西北干旱内陆河区 近50年来,西北干旱内陆河区年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平均为3.2mm/10a。其中,北疆降水增加最多;降水量贡献最大月份:5月份集中在新疆西北部,6月份集中在河西走廊,7月份集中在东疆、南疆和柴达木盆地。西北...
西北干旱内陆河区
近50年来,西北干旱内陆河区年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平均为3.2mm/10a。其中,北疆降水增加最多;降水量贡献最大月份:5月份集中在新疆西北部,6月份集中在河西走廊,7月份集中在东疆、南疆和柴达木盆地。西北五省区年降水量可大致反映西北内陆河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2000〜2008年两序列的相关系数可达0.819。1994〜2000年西北五省区年降水量为231.8mm,比多年平均少4.2%,陕西、甘肃和青海分别减少14.8%、9.3%和7.2%;宁夏增加0.8%;新疆增加最多,达5.9%。2001〜2010年年降水量为257.8mm,比1994〜2000年增加了11.2%(表1)。
表1 西北五省区1994〜2000年、2001〜2010年降水量、水资源总量的比较
行政区 |
年降水量/mm |
水资源总量/亿m3 |
||||
1994〜2000年 |
2001〜2010年 |
增长率/% |
1994〜2000年 |
2001〜2010年 |
增长率/% |
|
陕西 |
572.7 |
659.16 |
15.1 |
295.2 |
375.4 |
27.2 |
甘肃 |
263.7 |
287.33 |
9.0 |
202.2 |
206.1 |
1.9 |
青海 |
265.0 |
314.76 |
18.8 |
574.4 |
678.1 |
18.1 |
宁夏 |
273.1 |
274.1 |
0.4 |
10,2 |
10.3 |
0.5 |
新疆 |
166.1 |
176.62 |
6.3 |
913.8 |
933.1 |
2.1 |
合计 |
231.8 |
257.8 |
11.2 |
1995.7 |
2202.9 |
10.4 |
在祁连山区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中,50年代和80年代降水量相对较多,分别偏多 9%和4.7%。40年代降水最少,偏少14.6%。70年代和90年代基本持平。夏季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有22〜24年的周期;冬季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也有28年的周期变化(表2)(李栋梁等,2003)。近40年来极端降水的天数有增加的趋势,平均增加2天,北疆超过3.1天,南疆2.3天,柴达木盆地0.9天,但河西走廊变化不大。
表2 20世纪祁连山区全年、四季降水量年代距平百分率(%)
时间 |
40年代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春季 |
-2.9 |
12.9 |
3.3 |
-16.8 |
2.8 |
-0.2 |
夏季 |
-18.4 |
9,9 |
-9.3 |
1 |
8.3 |
3.8 |
秋季 |
-29.3 |
17.9 |
-2.8 |
17.2 |
-1.6 |
-12.8 |
冬季 |
112 |
51.5 |
-41.6 |
-34.9 |
-25 |
-26.2 |
全年 |
-14.6 |
12.9 |
-6.4 |
-0.4 |
4.7 |
-0.6 |
西北干旱内陆区中,民勤1956〜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11.0mm,1951〜2009年年降水量序列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年代增长率为2.9%,年代距平百分率由50年代的一2.8%增至2000年的12.4%。阿克苏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68.5mm,1951〜2009年年降水量序列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年代增长率为9.0%,年代距平百分率由50年代的一25.1%增至2000年的15.1%。乌鲁木齐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258.3mm,1951〜2009年年降水量序列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年代增长率为1.1%,年代距平百分率由50年代的13.6%增至2000年的19.8%。哈密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37.0mm,1951〜2009年年降水量序列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年代增长率为5.9%,年代距平百分率由50年代的0.7%增至2000年的34.2%。而吐鲁番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15.8mm,1951〜2009年年降水量序列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年代增长率为一4.6%,年代距平百分率由50年代的28.2%减至2000年的1.2%(图1)。
河西走廊中的黑河流域,祁连、山丹、张掖、高台、酒泉和额济纳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402.9mm、193.7mm、125.3mm、105.3mm、83.6m和38.2mm。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除额济纳趋减外,其他站均趋增,且幅度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