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诸河流域东片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分异

中国西南诸河流域东片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分异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094

标签:

摘要: 东片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分异 怒江、澜沦江上游——高原中低山宽谷区 怒江、澜沧江中游——“V”形中高山峡谷区 中低山宽谷和滇东南高原区 相关链接 东片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分异 怒江、澜沦江上游——高原中低山宽谷区 怒江、澜沧江的上游为高原中低山宽谷...

东片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分异

怒江、澜沦江上游——高原中低山宽谷区

怒江、澜沧江的上游为高原中低山宽谷区。高原中低山上发育有高山寒漠土——寒漠/冰雪带、髙山草毡土——草甸。高原宽谷区为典型的黑毡土—高原灌丛草甸草原。

怒江、澜沧江中游——“V”形中高山峡谷区

“V”形中高山峡谷区北段:大约在贡山一德钦一线以北。山体中部发育有山地暗棕壤、棕壤,而典型植被为硬叶常绿阔叶林、温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松林混杂分布。在森林群落之上,发育有中高山黑毡土——灌丛、高山草毡土(或寒冻毡土)——草甸,以及高山寒漠土——寒漠/冰雪带。而在中山森林群落之下为干温(暖)性深谷,基带土壤一般为褐土或棕壤,植被以稀疏灌丛为主,如该段澜沧江河谷植被以硬叶小叶灌丛或硬叶小叶林为主,被称为地中海马基植被。

“V”形中高山峡谷区南段:大约为贡山一德钦一线向南至云南泸水一带。本区山体上部发育有高山寒毡土——草甸群落,5000m以上的高山发育有高山寒漠土——寒漠/冰雪带,但分布面积较小。向下过渡到山体中部,土壤多为中山暗(灰)棕壤、棕壤,甚至黄棕壤,而植被群落由温凉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在部分相对湿润地带还发育有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因本区受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影响,自西向东由高黎贡山、怒山、云岭所分别形成的山体迎风坡多雨区和背风坡少雨区的相间分布,导致了本区中山带植被群落在山体东西两侧的分异。本区河谷地带多为干暖、干热以及湿暖河谷。怒江河谷为相对湿润的暖/热性河谷,自下而上由准红壤或红褐土、黄红壤向中山黄棕壤过渡,植被为河谷湿性常绿阔叶林、稀疏林木-灌丛草地,逐渐向上过渡到季风常绿阔叶林。澜沧江河谷为干暖/热性河谷,土壤以红褐土、黄红壤为主,植被为灌木草丛或低矮稀树-灌木草丛,混杂分布有低矮常绿树种。

独龙江流域:自流域南部河谷地带向两侧和北部的山体,由亚热带黄壤-常绿阔叶林,逐渐过渡到山地黄棕壤、棕壤-暖温带常绿阔叶林,灰(暗)棕壤-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高山草毡土-中高山灌丛草甸。

中低山宽谷和滇东南高原区

滇西伊洛瓦底江支流水系区:区域的南部自河谷至山顶主要发育有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黄壤,植被以热带常绿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为主);区域北部自河谷至山顶主要发育有黄壤、黄棕壤以及棕壤,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滇西南“怒江以东”“元江干流以西”区域: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土壤以红壤、准红壤为主,部分较高的山体发育有棕壤、灰棕壤,植被以季风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针阔(松栎)混交林为主;中部为南亚热带气候,土壤以红壤、准红壤和赤红壤为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暖热性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南部为边缘热带气候,土壤以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为主,植被以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本区有干热、(半)湿热河谷。干热河谷土壤以黄红壤、红褐土为主,植被以半萨王纳植被为主;而(半)湿热河谷土壤以赤红壤、红壤以及砖红壤性红壤为主,植被以热带雨林、河谷季雨林为主。

滇东南元江干流以东区域:本区可分为滇东南喀斯特高原中低山峡谷(低山丘陵)区和滇中红色高原区。高原面及岩溶盆地等以黄壤、红壤、石灰土、燥红土(红褐土)等为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黄壤和红壤为本区水平地带性土壤,黄壤主要发育在相对湿润的山地;石灰土主要与区域成土母质有关,为本区广为发育的非地带性土壤。在南部低海拔的河谷、丘陵区以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黄红壤、红壤为主,湿热河谷的植被以热带季雨林、河谷湿性季雨林为主;而在偏干热的河谷以亚热带稀疏灌丛-半萨王纳植被群落类型为主。在盘龙河两侧中低山的山体上部,发育有黄棕壤、棕壤甚至暗棕壤,植被以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暖热性针叶林为主。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