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生态系统的分类
一、自然
1.陆地生态系统
(1)热带雨林(Tropicalrainforest)
分布:赤道南北纬5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热带辐合带)。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长期处于稳定。据不完全统计,热带雨林拥有全球40~75%的物种。
植物:高大乔木为主。
动物:丰富度极高,大多数为树栖或攀爬型。
(2)针叶林(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
分布:寒温带及中、低纬度亚高山地区
植物:冷杉,云杉,红松
(3)热带草原(Grassland(Temperate orTropical))
分布:干旱地区。
特点:年降水量少,群落结构简单,受降雨影响大;不同季节或年份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景观差异大。
(4)荒漠(desert(Hot or Cold))
分布: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
特点:终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
量一般少于250mm,降水为阵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气温、地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多晴天,日照时间长。风沙活动频繁,地表干燥,裸露,沙砾易被吹扬,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荒漠中在水源较充足地区会出现绿洲,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
(5)冻原(tundra)
分布: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边缘地区,包括寒温带和温带的山地与高原。
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凉短暂,最暖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4℃。年降水200~300mm。
2.水域生态系统
(1)湿地(wetland)
分布:大部分地区
种类: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水库、池塘、沿海滩涂、深度小于6m的浅海。
生态价值:可作为生活、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补充地下水;水禽的栖息地,鱼类的育肥场所。
(2)海洋(sea)
分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特点:生物群落受光照、温度、盐度、等非生物因素影响较大。
生物:浮游生物、大型藻类、鱼类、海生哺乳动物、其他无脊椎动物。
(3)淡水
分布:河流、湖泊、池塘等。
作用:淡水生态系统不仅是人类资源的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生物:藻类、鱼类、淡水哺乳动物以及其他节肢动物等无脊椎动物。
二、人工
人工生态系统有一些十分鲜明的特点:动植物种类稀少,人的作用十分明显,对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依赖和干扰。人工生态系统也可以看成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1)农田(farmland)
分布:农垦地区
生物:农作物为主,昆虫,鸟类,杂草,被废弃后,农田生态系统将发生次生演替,成为自然生态系统。
(2)城市(city)
分布:世界各地
特点:除人工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外,城市生态系统以化石燃料为直接的能量来源,开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