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形地貌 相关链接 地形地貌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前缘,大部分处于第三级阶梯上,地形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淮南山丘区、沂沭泗山丘区分别向北和向南倾斜。流域西部的伏牛、桐柏山区高程一般为200〜300m,太白顶是淮河发源地,海拔1140m,沙...
地形地貌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前缘,大部分处于第三级阶梯上,地形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淮南山丘区、沂沭泗山丘区分别向北和向南倾斜。流域西部的伏牛、桐柏山区高程一般为200〜300m,太白顶是淮河发源地,海拔1140m,沙颍河上游石人山为全流域最高峰,海拔2153m;南部大别山区高程一般为300〜500m,淠河上游白马尖高程1774m,是大别山区的最高峰;东北部沂蒙山区高程一般为200〜500m,龟蒙顶是沂蒙山区的最高峰,海拔1155m。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延伸部分,流域西部高程一般为100〜200m,南部髙程为50〜100m,东北部一般在1⑻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高程一般为15〜50m;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高程为30〜50m;苏北淮河下游平原,里下河水网区高程为2〜10m。
淮河和沂沭泗河水系流域地貌具有类型复杂多样、层次分明、平原地貌类型极为丰富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东北部为鲁中南断块山地,中部为黄淮冲积、湖积、海积平原,西部和南部是山地和丘陵。平原与山地丘陵之间以洪积平原、冲洪积平原和冲积扇过渡;此外,还有零星的喀斯特侵蚀地貌和火山熔岩地貌。地貌的成因主要有流水地貌、湖成地貌、海成地貌。地貌形态上分为山地(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冈地)和平原4种类型,分别占流域面积的比为9.7%、6.5%、17.2%和66.6%c
山东半岛自西向东呈马鞍形,西部地形南高北低,为泰沂山北麓、山丘区和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区和平原,青岛崂山顶海拔1133m;中部为断陷盆地,大泽山、艾山之北有东西狭长的滨海山麓平原。山东半岛山丘、丘陵、平原、洼地所占面积比分别为23%、31%、36%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