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候调节功能 相关链接 气候调节功能 沼泽对局地气候或小气候的调节,主要体现在对地温和空气温湿度的调节上。由于沼泽地表积水和土壤过湿,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导温率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减小,使沼泽对温湿度的调节具有明显的“冷湿效应”。 20...
气候调节功能
沼泽对局地气候或小气候的调节,主要体现在对地温和空气温湿度的调节上。由于沼泽地表积水和土壤过湿,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导温率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减小,使沼泽对温湿度的调节具有明显的“冷湿效应”。
2006年,在松嫩平原的霍林河畔,对积水的芦苇沼泽和盐碱化草地进行土壤温度和空气温湿度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芦苇沼泽因有积水的调节和茂密的植被覆盖,白天的地面最高温度比干涸的盐碱化草地低13.8°C,地面及各深度平均土壤温度比盐碱化草地低1.7〜3.7°C(表1)。贴地气层的温度,白天芦苇沼泽地低于盐碱化草地,14时时,150cm高处气温的温差达3.5°C左右。
项目 |
芦苇沼泽 |
盐碱化草甸 |
||||||||
0cm |
5cm |
10cm |
15cm |
20cm |
0cm |
5cm |
10cm |
15cm |
20cm |
|
5:00 |
15.5 |
16.0 |
16.1 |
16.0 |
15.9 |
15.7 |
16.1 |
16.6 |
17.5 |
17.5 |
14:00 |
26.5 |
19.0 |
17.6 |
16.4 |
16.7 |
36.5 |
26.0 |
23.0 |
18.9 |
18.9 |
日平均 |
19.1 |
17.1 |
16.9 |
16.4 |
16.4 |
22.8 |
19.6 |
19.1 |
18.3 |
18.1 |
地面最高 |
27.7 |
|
|
|
|
41.5 |
|
|
|
|
地面最低 |
13.8 |
|
|
|
|
12.1 |
|
|
|
|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沼泽,受海拔高度和高原气候的影响,温度的曰变幅大。1962年6月5日测定,泥炭沼泽表面的最高温度达31.7°C,夜间则降至-5.5°C,日变幅达37.2°C;地表较为干燥的草甸,白天地面最高温度达38.0°C,比沼泽高6.3°C,夜间降至-11.6°C,日变幅达49.6°C。
贴地气层空气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下垫面的水热状况。过湿的沼泽地,水源充足,蒸散量大,且气温略低,故相对湿度比开垦后的耕地和草地大。据1983年9月3日至6日和1985年6月18〜19日在三江平原挠力河畔观测,沼泽地20cm高度和150cm高度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比开垦后的农田分别高6%〜16%和5%〜9%。2006年6月9日至10日在松嫩平原霍林河畔测定,芦華沼泽150cm高处相对湿度日平均值比盐碱化草地高9%,14时时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