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贫困的影响 贫困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贫困从来就没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消失过,事实上,人类一直孜孜以求于战胜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但发展中无法解决的贫困以及发展中不断制造出的贫困,经常无止境地困扰...
1.贫困的影响
贫困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贫困从来就没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消失过,事实上,人类一直孜孜以求于战胜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但发展中无法解决的贫困以及发展中不断制造出的贫困,经常无止境地困扰着发展 。消除贫困是所有发展项目力图解决的问题,替代生计项目作为发展项目的一种类型,其目的是发展那些既对环境友好又能持续改善社区生计而有利于农户的活动。但是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总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甚至很多农户尝试新的生计失败之后,因为其脆弱性而重新返贫。在发展领域还存在着规模效益的争论,认为资源应该集中在少数村庄精英手中,通过让精英先富起来再带动贫困农户的方式来谋求社区的发展,很显然,贫困农户往往会被排斥在发展的计划之外,生计会陷人到越来越贫困的状态。最贫困的农户,由于他们依赖自然资源而生存,往往是自然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同时也是环境破坏的最直接受害者。所以,替代生计的成功必须考虑到贫困问题,考虑到最贫困户的利益。
2.社区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农民的传统生计观念。正是在这样观念的主导下,农民的生计方式总是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联系的。如中国广西京族人依海而立,在国家“以粮为纲”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导下,其生计模式由原来的原始谋生方式即浅海捕捞转为种植粮食,但是,由于当地的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严重,粮食亩产量多则也就是500斤,人民的生活依然贫困,而且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生计方式历经变迁的京族人不得不又回到他们所依傍的大海。他们依托大海发展水产养殖,通过海产品发展边境贸易等。随着依赖大海的原始谋生方式内涵的不断丰富,京族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生产力水平的普遍低下,导致了农户资金不足、抵御风险能力低。这些因素决定了农民很难另辟蹊径寻找致富的道路,所以,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基本上成了他们发展的全部希望,这些又导致了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出现了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实践中也同样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替代生计活动的开展,有 些替代生计活动不但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一矛盾。因此,替代生计能不能有效地、逐步地减少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取决于是否能因地制宜地找到一种能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生计方式,这是制约替代生计目标能否实现的又一困境。
3.主要生计依赖于自然资源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打破,城乡之间的流动也逐渐频繁,很多依赖于种植和养殖业为生的农村社区也逐步向生计多元化方向转变,如进城务工、做小买卖等。很多农村社区甚至开始发展工业,并开始以工业代替农业,把其作为社区的生计主导。如山西交城县某村建立工业园,村庄的农户由原来以种植蔬菜和养殖为主而转为在工业园区内务工,且每年的打工收人远远高于农业收入。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社区(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农村社区),它们仍然依赖自然资源生存,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直接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整个三江平原的社区就面临这一问题,种植业是三江平原农村社区的主要依赖产业,但是多年来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是以侵蚀湿地为代价的。
因此,替代生计的目的是要替代对环境破坏的生计活动,如果社区原有的主要生计是环境破坏的最主要的杀手,那么,实现生计替代就不可能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况且主要的生计已经和社区融为一体,成为社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替代主要生计是制约替代生计目标实现的第三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