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1946年7月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19-1949》,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15000000,主编为武月星,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中国历史,它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主要是记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这段历史内容极为丰富,事件和问题既广又多。运用地图、文字说明和照片等相互结合的形式,准确地将其反映出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大工程。
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并召开国大,使国民党一党专政法定化;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用法律形式确认美国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控制权等一系列内战、独裁、卖国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浪潮。1946年11月底,因国民党当局压迫摊贩而引发的上海摊贩斗争,1946年12月底因驻北平美军强奸北大女生沈崇而引发的反美抗暴运动,标志着国统区人民运动走向高涨。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爱国民主运动,正在逐步地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国民党当局不仅在军事进攻中受挫,政治上亦日陷孤立。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更酿成全面而深刻的经济危机。而国民党政府的“经济紧急措施法令”的实施,更是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压榨和掠夺。为适应国统区人民运动的发展形势,1946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兼任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李维汉任副部长,并确定中央城市:c作部的任务是在中央领导下,管理党在国统区的一切工作(包括工、农、青、妇),并负责训练干部。各中央局、分局和有关区党委均设城工部。
为保护工人群众的利益,1947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了要求解冻生活指数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民为反抗国民党政府暴政,抗议军警屠杀市民,爆发了“二•二八”起义,起义者攻占了台湾岛大片地区。虽然起义遭残酷镇压,但它显示了台湾人民英勇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针对国民党当局以内战经费挤占教育经费,特务横行和失学失业威胁严重等社会状况,1947年5月,上海、北平、南京等地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又掀起了震撼全国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发出了“抢救教育危机”、“向炮口要饭吃”的呼声。国民党当局先后制造了“五•二〇血案”和“六•一惨案”,对运动进行血腥镇压,反而促使学生的正义斗争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和各个阶层。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主要工业城市120万工人参加了罢工和示威游行,罢工次数达3000多次。反对蒋介石暴政的农民武装遍及国统区川、陕、滇、黔、粤、闽、湘、鄂、苏、浙、皖等省区。1947年3月到7月,沪、宁及苏、皖、川等9省的38个城市发生了抢米风潮,参加的城市贫民达17万人。另外,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也取得了初步成果。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
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斗争相互结合,正推动着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高潮。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危机表面化的标志,也是人民革命的第二条战线形成的重要标志。这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更加巩固;而国民党反动派则完全陷入孤立的困境,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正如毛泽东在1947年5月30日 为新华社写的评论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事态的发展,比人们预料的要快些,一方面是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一方面是蒋管区人民斗争的前进,其速度都是很快的”。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发展,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For Sph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