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芦苇湿地的综合开发利用

向海芦苇湿地的综合开发利用


发布日期: 2016-05-16 更新日期: 2016-05-16 编辑:from_marsh 浏览次数: 4764

标签:

摘要: 向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么其工作重点一定要放在湿地上。芦苇湿地是湿地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净化空气、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污染等方面,都具有其它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且芦苇又是价值较高的湿地经济植物,因此,利用湿地保护和开发芦苇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

向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么其工作重点一定要放在湿地上。芦苇湿地是湿地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净化空气、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污染等方面,都具有其它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且芦苇又是价值较高的湿地经济植物,因此,利用湿地保护和开发芦苇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湿地和芦苇互惠互利的重要课题。

芦苇属多年水生或湿生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苇被科学家誉为“第二森林”,在我国的十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但目前在生产和管理上还停留在粗放经营的水平上。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应实现芦苇湿地有效利用和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芦苇湿地应走立体生产综合利用之路。

1.湿地科学育苇,实现芦苇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芦苇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现在国内市场求大于供,芦苇制品又是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国际市场前景良好,生产潜力巨大,潜在效益可观。纵观芦苇产业的生产现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单位面积产量低。分析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原因,是双方面的,但主要是草田和低产田占比例较大,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水利工程不配套,排灌不畅;淡水资源得不到保证;收割方法不当,追求当年产量,造成芦苇退缩;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及时应用,大多数管理粗放。因此芦苇单位面积产量难以提高。二是采取掠夺式经营方式,造成土壤养分失去平衡,优质芦苇数量减少,能够使用于芦苇制品和工艺品(如苇席、筐、篓、帘)的芦苇数量只占总产量的10%。提高芦苇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优质数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根据芦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芦苇产区的客观实际,实行科学育苇。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对芦苇产业宏观调控力度,把芦苇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这样才能保证芦苇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真正实现芦苇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充分利用芦苇湿地资源,建立和延伸生态经济链

芦苇湿地的生态环境,是鱼、蟹、禽繁衍生息的乐园。水中的浮游生物是鱼、蟹、禽的天然饵料源,鱼蟹禽的排泄物又是芦苇的天然肥料,从而形成了良性生态经济链。苇田的鱼、蟹、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没有污染,是良好的天然绿色食品,不仅市场价格高,而且供不应求。

芦苇湿地养鱼,要根据苇区的水资源现状和水面大小来确定放养种类和数量,要选择天然鱼苗,把握好放养时间。

芦苇湿地的生态环境,也是商品蟹养殖的最佳场所。中华绒鳌蟹为我国特产,营养丰富,味道独特,驰名于国内外,市场红火,价格走俏。所以,我们要支持、扶持和发展芦苇湿地养蟹业。

芦苇湿地不但是鱼蟹繁衍生息的场所,还是水禽的乐园。向海保护区内有野生鸟类上百种。在芦苇湿地人工饲养水禽,不但能够丰富人们的餐桌,填补市场的空缺,而且有丰富的经济回报。

3.利用芦苇湿地资源,积极建设旅游观光区

芦苇湿地自然景观独特,春夏秋三季,苇海碧绿,万紫千红,风景迷人,栖息的大量鸟类更是极好的旅游资源。开发苇田观苇、观鸟旅游不仅可以增加苇区经济收入,还可以有效筹集资金加快苇田基本建设,促进湿地发展。但芦苇湿地旅游必须以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为前提,开展生态旅游,即首先把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放在第一位考虑,把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做为首要目的,重视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和维持措施,强调游客、从业人员在游览和开发管理的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奉献。这些准则和措施,必然会强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芦苇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上百种鸟类,栖息的爬行动物几十种,其中丹顶鹤、白鹳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十几种,极具保护和观赏价值。利用芦苇湿地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苇海秀丽的自然风光、观赏到鱼、蟹、禽、鸟等独特景观,而且还可以安臵就业人员,带动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