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南方和北方政区分布密度的逆转

我国古代南方和北方政区分布密度的逆转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07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585

标签:

摘要: 无论是基层政区、统县政区或高层政区,其地理分布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于全国范围内基层政区的分析比较繁琐,所以这里着重讨论高层政区和统县政区分布的变化。高层政区及其前身——监察区的南北分布情况,最为简单明了地反映了南北稀密的变化。汉武帝元封五...

无论是基层政区、统县政区或高层政区,其地理分布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于全国范围内基层政区的分析比较繁琐,所以这里着重讨论高层政区和统县政区分布的变化。高层政区及其前身——监察区的南北分布情况,最为简单明了地反映了南北稀密的变化。汉武帝元封五年置13州刺史部为监察区,4部在南,9部在北。后来北方又加一司隶校尉部,于是北方的州部是南方的两倍半。东汉末年,13州演变成为高层政区,依然是南4州和北9州的格局。

西晋前期19州,南7北12。后期南方又增置2州,南北之比已提高到三比四。到唐贞观元年,分全国为10道,正好5道在南,5道在北。开元二十一年,10道分成15道,其分布是南8北7,南方已略占优势。而且北方所增设的2道,纯粹是因为东、西两都的特殊地位造成,并非经济因素影响所致。唐中期以后,方镇的设置虽然是北多南少,但那是由于军事因素的影响,安史之乱的战事发生在北方,所以规划了较多的方镇,并非因为北方经济发达的缘故。

北宋元丰时期23路.南方占14路而北方只有9路,南北之比已经是三比二强。当然北宋并非统一全国的中原王朝,与之并立的尚有辽朝和西夏两个政权。幽云十六州在五代后晋时已归辽,河西走廊诸州则为西夏所属,这些地方或可当两三路的范围,但即便计人这些地方,南方政区数目依旧稍胜于北疆。

元代重归一统,11省中大致是5省在北,6省在南。说大致,是因为陕西省兼秦岭以南地,而当其为北方省份河南江北行省越淮河以北而当其为南方行省。当然,如果说元代11省是南北各半亦可。不过元代行省不大能体现南北经济差异,如岭北行省只有一路,置省本来多余。辽阳行省也是地广人稀,户口远抵不上南方一个较大的路。倘以元初七省而分南北,则南方有五省半,北方只有一省半(中书省与陕西四川行省的一半),比例悬殊却又过大。

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大抵5省在北而10省在南,基本上反映了经济重心在南的态势。清代18省的南北比例也是二与一之比,与明代一致。统县政区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其变化总趋势也不例外。这里只取有代表性的秦、隋、清三代予以说明。

秦代南北方的郡幅员相差很大,南方的大郡比今天一省的范围还大,北方的小郡只有今天某些管县的市那么大,因此南北方郡级政区的分布密度也有很大的差异。秦一代设内史和48郡,在北方者33.5郡,在南方者15.5郡,北方的分布密度将近南方的2.2倍。两汉时期,南北郡国数之比大致为三七开,与秦代差不多。

三国鼎立时期,南方经吴、蜀两国的开发,增设很多郡,所以到了西晋短暂统一的时候,北方郡国总数只有南方的1.2倍了。再经过东晋南朝的进一步发展,到隋代大业年间,在全国190个郡中,南北已大致各占一半。而且除浙南福建,湘西贵州一带外,各郡幅员都较均匀。唐代情况比较特殊,南方设置了过多的政区,并非纯由经济因素所造成,后文再另作分析。北宋中期据《元丰九域志》统计,共有府州军监297所,其中南方占到177所,南北比例已经逆转为接近三比二之谱,这一比例与上文路的分布相一致。同样,如果考虑到幽云十六州等情况,南北比例当有所降低,但南方统县政区分布密度已超过北方却是确定无疑的。

元代统县政区为复式层次,难于进行对比,明代虽已加简化,但仍有复式残余。若大略只以府和直隶州作为统县政区,则在全明179个府和直隶州中,北方只占41个,南北之比已在三比一以上。清代政区恢复为单式层级关系,可以作为南北对比的典型实例。据《嘉庆重修一统志》统计,全清18省共有249个府与直隶州,而北方只占88个,南北统县政区之比接近于二比一,这与高层政区的南北比例是相当一致的。

统县政区的分布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2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中间隔了800年;之后,又过了1200年,到清代中叶,南方的统县政区变成将近北方的2倍。与此相对应的是高层或准高层政区也经历了几乎雷同的变化,两汉时期北方的州是南方的2倍余,到唐代来一个转折,南北的道是一半对一半,而到了明清的省,南方又是北方的2倍了。这种逆转过程正是经济重心转移的真实写照。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