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资源---鱼类资源(一)

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资源---鱼类资源(一)


发布日期: 2016-11-01 更新日期: 2016-11-01 编辑:jiping 浏览次数: 5922

标签:

摘要: 种类组成 南麂海域已鉴定的鱼类有397种,隶属30目,134科,245属。其中软骨鱼类有7目,25科,34属,53种,占总种数的13.35%;硬骨鱼类有23目,109科,211属,344种, 占总种数的86.65%。软骨鱼类中鳐目种类居首位,占43.4%;其次...

种类组成

南麂海域已鉴定的鱼类有397种,隶属30目,134科,245属。其中软骨鱼类有7目,25科,34属,53种,占总种数的13.35%;硬骨鱼类有23目,109科,211属,344种, 占总种数的86.65%。软骨鱼类中鳐目种类居首位,占43.4%;其次是鼠鲨目,占35.85%。硬骨鱼类中鲈形目占50.3%,占绝对优势。在397种鱼类中,经济鱼类有218种,占鱼类总种数的54.9%;—般种179种,占45.1%。其中名贵药用种类和重要经济种类有53种,占鱼类总种数的13.35%,如姥鲨、中华鲟、达氏鲟、鲥鱼、鳓鱼、日本鳗鲡、海鳗、舒氏海龙、日本海马、石斑鱼 、乌鲳、黄唇鱼、毛鲿鱼、鮸鱼、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银鲳、鲐鱼、蓝点马鲛等。

区系特点

南麂海域的鱼类绝大多数为热带和亚热带的暖水性种类和暖温性种类,其中暖水性种有214种,占总种数的53.9%;暖温性种有170种,占42.8%;而冷温性种仅有13种,占3.3%;没有发现冷水性种。暖水性种类比福建海域少,比南海更少;相反,暖温性种和温水性种比福建海域多,比南海更多,而且出现了少数的冷温性种;与浙北、黄海、渤海相比,暖水性种和暖温性种多得多,而温水性种和冷温性种减少。

从种类来看,与福建海域相同的种类有314种,占总种数的79.1%;与南海相同的有334种,占总种数的84.1%;与黄海、潮海相同的有177种,占总种数的44.6%。由此可见,本海域鱼类区系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与福建海域、南海的关系密切,与黄海、渤海的关系较为疏远。 从地理分布来看,本海域中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域的种类占总种数的45.3%;仅分布于太平洋一带的热带、亚热带种类占总种数的50.4%;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都有分布的种类仅占4.3%。南麂海域为冷温水性种类分布的南缘,如宽纹虎鲨、白斑角鲨、黑鳃梅童鱼等在南麂海域偶有发现,在强大冷空气南下和冷水团影响下才能捕到,而闽北海域至今尚 未发现。由于台湾暖流的作用,在南海见到的暖水性种类,如斑点丽鲨、刀光鱼、大眼油鳗、尖尾黄姑鱼等种类在福建海域未有发现,而在本海域却偶有捕到。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