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区域差异性 相关链接 区域差异性 中国河网密度分布又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外流区域大于内陆区域,外流区域南方大于北方,东部大于西部。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区域。 (1)秦岭一桐柏一大别山以南、武陵山一雪峰山以东地区,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除了湘、赣两江...
区域差异性
中国河网密度分布又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外流区域大于内陆区域,外流区域南方大于北方,东部大于西部。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区域。
(1)秦岭一桐柏一大别山以南、武陵山一雪峰山以东地区,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除了湘、赣两江流域部分地区外,河网密度都超过0.5km/km2,区域降水和地表径流丰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势低平的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达到6.4〜6.7km/km2,其中杭嘉湖平原达12.7km/km2)和苏北平原(河网密度达到48km/km2),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极高的地区。
(2)武陵山一雪峰山以西的外流区域,河网密度一般为0.3〜0.5km/km2,成都平原高达1.2km/km2,滇西南局部地区达到l.0km/km2,次于前一区域。黔西一带降水虽然丰富,但在岩溶地貌的影响下,河网密度只有0.3〜0.4km/km2,与东南地区相差比较大。
(3)秦岭一大别山以北的外流区域,冀北山地和太行山河网密度超过0.3km/km2,鲁西、胶东、辽吉东部丘陵山地以及小兴安岭、大兴安岭河网密度都在0.2km/km2以上,地势低平的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以及河北平原的河网密度一般都在0.lkm./km2以下,甚至出现较大面积的无流区,成为突出的河网稀疏地区。而淮北平原虽降水、径流并不丰富,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河网密度却超过了l.0km/km2。
(4)中国广阔的内陆流域,河网密度都很小,一般都小于0.lkm/km2,并出现大片无流区。只有地势较高、山体较大的地区例外,如中国西北的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一带降水径流都比较丰富,河网密度超过0.5km/km2。此外,祁连山地和西昆仑山地河网密度也达到0.3km/km2,在祁连山北麓的扇形地平原的局部地区达到5km/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