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构造(多旋回学说)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第三版),主编刘光明,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本地图的比例 尺为1:21000000,全图总图,划分为地貌和地质、气候、陆地水、海域、土壤、生物、自然环境的演变、资源、综合自然区划、环境问题、主要改造自然工程、中国自然保护等十二个图组。每一图组按照自然要素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又由几幅地图、图表和统计资料组成。
本图是以黄汲清的多旋回构造运动理论为指导编制而成。该学 说继承了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地槽地台说),但认为地槽和 地台的发展不是单旋回的,而是多旋回、螺旋式、对立统一地 向前发展着。地台是比较稳定的单元般缺乏造山运动,(但中 国有几个地台,造山运动十分显著,和典型地台有异,故称准 地台。)其多旋回发展主要表现为隆起和拗陷的发生与发展: 地槽(褶皱系)是比较活动的单元,具有多旋回造山运动,伴随 的还有多旋回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以天山地槽为 例,它的发展可以分为加里东、早华力西、中华力西和晚华力西 四个旋回,每一旋回都有基性岩出现、强烈的褶皱运动、花岗岩 侵入、安山岩喷发和独特的内生矿床组合。多旋回说也重视深 断裂的研究,按深度将深断裂分为硅铝层断裂、硅镁层断裂、岩石 圈断裂和超岩石圈断裂(后者即图中所表示的板块缝合线),这些 断裂带常构成一级单元(地台.褶皱系)之间的分界。本图还反映 了中国造山旋回的划分与大地构造发展的关系,如图中的中条褶 皱表示中朝准地台形成于中条造山旋回(即吕梁造山旋回)。
1、阿尔泰褶皱系
2、额尔古纳褶皱系
3、上黑龙江褶皱系
4、那丹哈达褶皱系
5、南海地台
1中条褶皱及更老
2扬子褶皱
3兴凯褶皱
4加里东褶皱
5华力西褶皱
6印支褶皱
7燕山褶皱
8喜马拉雅褶皱
注
图中红色线条表示:深断裂
图中红色虚线表示:推测深断裂
图中黑色双线条表示:板块缝合线
图中红色线条与红色点状相间表示:一级单元界限
在微信里搜索“开源集思”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For Sph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