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942年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形势在线地图

1941年-1942年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形势在线地图


发布日期: 2021-11-02 更新日期: 2022-01-07 浏览次数: 7439 编辑:xuzhiping

分类: 近现代地图 标签:

地图说明

地图来源

1941年-1942年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形势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本地图集是1995年武月星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集,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地图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合编的,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8000000。

该《图集》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综合型专题地图集。它系统地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约14年历史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的内容。

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形势

1941年至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作为战略后方和兵站基地,按照“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推行所谓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特务一体的“总力战”,加强政治压迫与经济侵略。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则集中了其%至%的在华兵力,更加疯狂地进行“扫荡”、“蚕食”、“清乡”和“封锁”。这两年,仅在华北地区,日伪进行千人以上的“扫荡”就达174次,其中万人以上的“扫荡”有30次,使用兵力累计达84万余人。日军对同一地区采用反复、连续“扫荡”,时间长达三四个月,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施放毒气、撒布细菌、制造无人区,妄图彻底摧毁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同时,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反共立场,有意制造摩擦,并不断地向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动进攻。由于日伪的“扫荡”,顽军的封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由1亿下降至5000万,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由50万减少为约40万人,财政经济极为困难。

面对严重困难局面,抗日根据地军民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 各项政策和措施,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多种多样的游击战争,同日伪军展开了坚苦卓绝的斗争。1941年至1942年两年间,敌后军民作战4.2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33万余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打退了顽固派的摩擦进攻,克服了严重的困难。嗣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恢复、扩大的新时期。

相关地图

1941-1945年8月抗日民主根据地经济建设成就在线地图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0)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地图评价
地图引用
地图叠加
登录 后,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
保存视图
用户地图数据
  •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