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第三版),主编刘光明,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本地 图的比例尺为1:32000000,全图总图,划分为地貌和地质、气候、陆地水、海域、土壤、生物、自然环境的演变、资源、综合自然区划、环境问题、主要改造自然工程、中国 自然保护等十二个图组。每一图组按照自然要素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又由几幅地图、图表和统计资料组成。
1、前古生代地台区
2、前古生代(加里东)褶皱带
3、晚古生代(华力西)褶皱带
4、中生代(印支-燕山)褶皱带
5、新生代(喜马拉雅)褶皱带
1、鸡西
2、蒋家、观礼
3、刘戈庄
4、大汶口、底阁、平邑
5、银家沟
6、吴城
7、云应、潜江
8、铜官山、马鞍山
9、凤形山、姚家塔
10、杨家、后树、溪里
11、湖山、八都
12、铜厂、银山
13、武山、城门山
14、柿竹园、黄沙坪
15、桃源、丁家港
16、荆门、当阳
17、栗西、店子坪
18、瓮安、福泉
19、昆阳、尖山、桃树
20、黑井、阿陋井、硝井
21、雷波
22、永兴、金藏、草坝
23、金华、公义、眉山
24、横岭、小岔沟
25、火烧诚
26、乌拉山、烧林沟
27、巴音宝力格、炭窑口
28、盐池
29、别勒滩、台吉乃尔湖、里坪
30、里坪、台吉乃尔湖、小柴达木湖、别勒滩
31、会泽
萤石、菱镁矿、硫、临、重晶石、硼、钠盐、钾盐、天然碱、芒硝、石膏、石墨、石棉、滑石、白云母、金刚石。
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
在微信里搜索“开放地理空间实验室”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