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鲁甸“8.3”6.5级地震灾害分布在线地图

2014年云南鲁甸“8.3”6.5级地震灾害分布在线地图


发布日期: 2020-08-31 更新日期: 2020-08-31 浏览次数: 5714 编辑:xuzhiping

分类: 自然灾害 标签:

地图说明

地图来源

2014年云南鲁甸“8.3”6.5级地震灾害分布在线地图 来源于《2014年中国自然灾害图集》,本书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民政部救灾司、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编,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60000000。

2014年云南鲁甸“8.3”6.5级地震灾害分布在线地图

接上面地图

灾害总体情况

8月3曰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干米。此次灾害造成云南、四川、责州3省116.5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32.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1万间农房倒塌或严重损坏,26.1万间员坏;直接经济损失201.4亿元。其中,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13.8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0.8万间农房倒塌或严重损坏(8.6万间倒塌),25.2万间一般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98.5亿元。

此次地震灾害具有以下特点:

1.地震能量短时间内集中释放,破坏性大

此次地震是鲁甸地区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大地震,地震能量释放速度较快,据云南省地震局在极震区龙头山镇采集到的主震记录,地震持时为11秒,有效持时仅6秒多。在短时间内能量集中释放,造成的破坏极大,震中地表震动水平与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相当,极震区烈度达IX度,远超当地Ⅷ度设防烈度水平。

2.当地人口密度高,房屋抗震性能差,人员伤亡重大

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大量城乡房屋倒损,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除强震导致极震区烈度超设防外,灾区地形陡峭、地表稳定性差,平均人口密度偏高(约为每平方千米265人,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两倍多),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抗震性能差、易损比例高等也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3.地质条件复杂,次生灾害频发,加剧了灾害损失

灾区处于乌蒙山区,山高谷深,且多为破碎的石灰岩、玄武岩堆积而成,活动断裂密集发育,山体破碎疏松,地形崎岖不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备“不触自发、触之频发”的特点。加之大量村落处于地质环境极不稳定的陡坡和峡谷地带,沿发震断裂带村落分布尤为密集,地震引发的大量次生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大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灾区经济社会欠发达,恢复重建难度大

灾区属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革命老区,地方财政十分困难,自救能力弱。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等5个受灾县(区) 2013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6.2亿元,不足全省的1%,乡村人口比例高达75%以上。重灾区交通条件较差、道路等级偏低,大型救援设备和救灾与恢复重建物资调运、周转困难,恢复重建面临较大压力。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0)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m8d53”,获取验证码。

在微信里搜索“开源集思”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图评价
地图引用
地图叠加
登录 后,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
用户地图数据
  •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