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3月-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示意图

1931年3月-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示意图


发布日期: 2021-10-08 更新日期: 2021-12-02 浏览次数: 9506 编辑:xuzhiping

分类: 近现代地图 标签:

地图说明

地图来源

1931年3月-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示意图来源于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19-1949》,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1500000,主编为武月星,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中国历史,它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主要是记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这段历史内容极为丰富,事件和问题既广又多。运用地图、文字说明和照片等相互结合的形式,准确地将其反映出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大工程。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2月,蒋介石调集2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其战术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4月1日,国民党军分四路发起大举进攻。至23日,第19路军之第61师主力和第60师进到江背洞、龙冈头;第5路军之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进到富田,第43师进到水南市,第54师进到严坊;第26路军之第27师进到招携街,第25师进到界上、横石;第6路军之第8师和第5师一部进到广昌及其周围地区,第24师进到广昌、南丰之间,第56师尚在建宁未动,3个航空分队亦协同征进。

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红1方面军主力3万余人,从根据地北部边缘的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转移到广昌、石城、宁都、瑞金等地,进行整训。

在此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多次开会讨论红军的作战行动方针,决定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并决定先打较弱的第5路军,然后向东横扫,便于战役以后的行动。据此,红1方面军主力于4月20日由宁都、石城、瑞金地区转到退却终点龙冈、上固、石头坑、回龙地区。不久,又西移东固附近地区荫蔽集中,总部驻敖上。为求得初战必胜,等待国民党军王金钰部脱离富田的巩固阵地,红军在东固山区冒着走漏消息和三面受敌的危险,迫敌而居达25天之久。

5月13日,国民党军第5路军之右翼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由富田分两路向东固进攻。15日拂晓,红军各部开始行动。16日,红军主力向正在东进的该部国民党军攻击,经一昼夜激战,将其大部歼灭。5月19日,红军在白沙截歼国民党军第47师1个旅的 残部和第43师一部,余部逃向永丰。与此同时,红12军攻占沙溪,国民党军第54师逃回永丰。南面第19路军由城岗撤回兴国,随后又撤往赣州。

两战获胜后,红军继续向东扩张战果。5月22日,在中村歼灭前来增援的第27师近1个旅,余部窜回乐安。当晚,红军追至南团,第25师仓皇撤回宜黄。

国民党军第6路军慑于红军声威,慌忙向广昌收缩兵力,接着由广昌向南丰撤退。5月27日,红军攻克广昌,歼国民党军第5师一部,师长胡祖玉重伤毙命,余部向南丰逃窜。国民党军第56师逃往建宁。

红军以一部向南丰方向追击逃敌,主力则于5月31日突然向建宁城发起攻击,歼灭守城国民党军第56师3个多团。至此,红军15天横扫700余里,连打5个胜仗,胜利结束了第二次反“围剿”战役。

这次反“围剿”,红1方面军在地方部队、赤卫军的配合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共歼国民党军3万多人,缴枪2万余支,并趁胜转入战略进攻,解放赣东、闽西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关地图

1930年11月-1931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示意图

1933年9月-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示意图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0)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地图评价
地图引用
地图叠加
登录 后,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
保存视图
用户地图数据
  •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