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构造地貌类型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第三版),主编刘光明,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本地 图的比例尺为1:21000000,全图总图,划分为地貌和地质、气候、陆地水、海域、土壤、生物、自然环境的演变、资 源、综合自然区划、环境问题、主要改造自然工程、中国自 然保护等十二个图组。每一图组按照自然要素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又由几幅地图、图表和统计资料组成。
1、燕山运动以来下沉占优势的平原。
2、喜马拉雅第一幕运动以来下沉占优势的平原。
3、喜马拉雅第二幕运动下沉占优势的平原。
4、喜马拉雅第一幕运动下沉第二幕运动上升的平原(已 受不同程度的侵蚀切割)。
5、燕山运动隆起喜马拉雅运动大幅度上升的山地。
6、燕山运动隆起喜马拉雅运动大幅度上升的高原。
7、燕山运动隆起喜马拉雅运动上升的山地和丘陵。
8、燕山运动隆起喜马拉雅运动上升的高原(局部有断馅 拗陷盆地和褶皱断裂山地)。
9、喜马拉雅山地大幅度上升的山地。
10、燕山运动下沉喜马拉雅运动大幅度上升的高原。
11、燕山运动下沉喜马拉雅运动大幅度上升的盆地(盆 地内具有平原、丘陵和山地)。
12、燕山运动差异性升降喜马拉雅运动上升为主的山地 和丘陵。
13、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形成的熔岩台地与高原。
在微信里搜索“开源集思”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