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945年9月海军御敌在线地图

1937年7月-1945年9月海军御敌在线地图


发布日期: 2021-10-28 更新日期: 2021-12-17 浏览次数: 5544 编辑:xuzhiping

分类: 近现代地图 标签:

地图说明

地图来源

1937年7月-1945年9月海军御敌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本地图集是1995年武月星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集,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地图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合编的,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3300000。

该《图集》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综合型专题地图集。它系统地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约14年历史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的内容。

海军御敌

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海军计有大小舰艇118艘,总吨位8万吨,只相当于日本海军总吨位的1/18,而且多数舰艇陈旧,性能很差。面对日本海军强大的海上进攻和沿长江西侵之势,中国海军将第1、第2舰I5人和练习舰队、巡防队、测量队的49艘舰艇,集中于长江,采取沉船阻塞、水雷封锁和火炮抗击的办法,沿长江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抗战。

第一阶段是1937年8月至12月,江阴和淞沪封锁作战。海军在黄浦江利用沉船和水雷建立了三道封锁线,并采取了鱼雷快艇攻击和派水兵偷袭的办法攻击敌舰,对淞沪抗战起了一定配合作用。在江阴主要是建立起一道 由43艘沉船和沉入大量石块组成阻塞线,延缓了日军沿江西侵的时间,为中国军队部署长江防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阶段是1938年1月至10月,马当、湖口阻敌和保卫武汉的 田家镇、葛店之战。海军在马当安装舰炮8座,布雷1400余枚,建立起马当封锁线;在湖口安装舰炮6座,布雷900余枚,建立了湖口封锁线。两道封锁线均起到了一定的阻敌作用,1938年3月,海军在田家镇和葛店共安装舰炮18座,7〜9月在鄂城至田家镇间布设1500余枚水雷,构成4个雷区;在葛店布设920枚水雷,布放200枚漂雷。在田、葛两地炮队打击下,多次挫败日军沿江的进攻,为保卫武汉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阶段是1938年10月至1941年10月,武汉上游御敌和 长江敌后布雷游击战。武汉失守后,海军在其上游安装舰炮25座,布设水雷2300余枚,布放漂雷514枚,对敌舰进行节节抗击。海军为保卫重庆,于1W9年3月在宜昌至巴东建立宜巴要塞第1、第2两个总台,配备舰炮和野战炮59座U0月在巴东至万县 成立巴万要塞第3、第4两个总台,配备舰炮和野战炮47座。1940年1月到1941午10月在长江中下游的敌占区,设立三个布雷游击区,共进行79次布雷行动,布放1449枚漂雷,取得击沉敌各种舰艇116艘的重大战果。

海军在闽厦、广东、浙东等地沿海也进行了抗战。

在闽厦,主要由马尾和厦门两个要港司令部所属炮台、海军陆战队以及第1、第2舰队支援闽江口作战的4艘舰艇,采取布设水雷障碍,设置沉船阻塞线,利用炮台抗击等手段,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抗战行动,并于1941年10月收复闽江口失地。

在广东沿海,由广东江防舰队所属的30余艘舰艇和要塞炮台,在虎门和西江进行了抗战。1937年9月14日,4艘曰舰入侵虎门,被中国海军两艘舰上大炮和虎门炮台击退,并击沉1艘日舰。随后大批日机轰炸,炸沉我6艘主力舰。1犯8年10月虎门失陷后,余下舰艇沿西江后撤时,虽曾击毁敌三水炮台,但大部分舰艇被日机炸沉于西江。

海军在浙东沿海之抗战,主要在温州瓯江设炮台,安装大炮5座,曾击伤2艘日舰。在富春江、瓯江、浦阳江、曹娥江、鳌江、飞云江等江河中布设水雷400余枚,布放漂雷25枚,炸沉敌舰艇4艘。

在山东沿海,驻青岛和威海卫第3舰队10余艘舰艇,在山东战局危及青岛时,于1937年12月18日 将全部舰艇自沉于青岛大小港。第3舰队数千官兵,除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留山东打游击外,其余均编入海军江防要塞守备部队,守卫马当、湖口、田家镇等长江要塞。

相关地图

1937年-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分布在线地图

1937年7月-1945年8月日军在华北制造惨案在线地图

1937年7月-1945年8月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发展状况在线地图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0)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地图评价
地图引用
地图叠加
登录 后,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
保存视图
用户地图数据
  •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