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923年中国早期农民运动形势图

1921年-1923年中国早期农民运动形势图


发布日期: 2021-09-29 更新日期: 2021-12-16 浏览次数: 8895 编辑:xuzhiping

分类: 近现代地图 标签:

地图说明

地图来源

1921年-1923年中国早期农民运动形势图来源于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19-1949》,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8000000,主编为武月星,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中国历史,它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主要是记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这段历史内容极为丰富,事件和问题既广又多。运用地图、文字说明和照片等相互结合的形式,准确地将其反映出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大工程。

早期农民运动形势

在投身于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部分农运先驱深入农村,幵始燃起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

1921年9月27日,浙江省萧山县衙前农民在沈玄庐 (当时为共产党员)和农民李成虎的领导下,成立了农民协会,表示“本会与田主地主立于对抗地”,要求土地归农民。在衙前农协的推动下,萧山与绍兴部分地区到1921年秋冬建立了80个农民协会,秋收后开展了减租抗捐运动。12月18日,浙江省警察厅和 绍兴官府派出大批军警,镇压了农民运动,李成虎被捕后死于狱中。

1922年5月,彭湃在广东海丰县幵展农运。7月成立了6人的秘密农会,经过艰苦的工作,发展会员至500余人。9月成立了赤山约(28乡)农会,10月又建平岗约、银镇约等十余约的农会。在此基础上,1923年1月1日,成立海丰县总农会,有2万户约10万人参加,占全县总人口的1/4。彭湃当选为会长,杨其珊为副会长,设有财政、庶务、调整等部门负责人,并直辖各约农会。农会派员下乡宣传,办农民教育,为农民办事。他们的口号是: 减租、废除"三下盖"等,取消"伙头鸭"、"伙头鸡"、"伙头钱米",不给警察送"陋规"等苛捐杂税。农会和地主组成的粮食维持会展开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农会声势壮大后,紫金、五华、惠阳、陆丰等县农民纷纷加入农会,于是改总农会为惠州农民联合会。7月,广东省农会取代了 惠州农民联合会,下设陆丰、海丰、归善县农会。紫金和惠阳县农会正在组建,惠来、普宁、五华、潮州等县农会虽未成立,但农民直接加入总会的不少。7月初,海丰遭灾,县农会要求减租,县政府却于7月5日 派兵镇压,抓走25人。海丰农运跌入低谷。紧接其后的是 1923年5月至9月的湖南衡山白果乡农民运动,组织者为中共党员刘东轩、谢怀德。9月,召开了岳北农工会 成立大会,发表了宣言,会员曾达10万余人。农工会开展了平粜和阻禁谷米棉花出境、减租等斗争,打击了地主。11月,白果乡农民运动被军阀赵恒愒镇压,农民67人被杀,千人受伤,70余人被捕。

三个地方的农民运动,为中国共产党今后开展 农民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关地图

1926年-1927年全国农民运动发展形势在线地图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0)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地图评价
地图引用
地图叠加
登录 后,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
保存视图
用户地图数据
  •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