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945年8月大后方经济发展状况在线地图

1937年7月-1945年8月大后方经济发展状况在线地图


发布日期: 2021-10-12 更新日期: 2021-11-30 浏览次数: 2975 编辑:xuzhiping

分类: 近现代地图 标签:

地图说明

地图来源

1937年7月-1945年8月大后方经济发展状况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19-1949》,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15000000,主编为武月星,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中国历史,它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主要是记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这段历史内容极为丰富,事件和问题既广又多。运用地图、文字说明和照片等相互结合的形式,准确地将其反映出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大工程。

大后方经济发展状况

武汉、广州失陷后,沿海沿江工业内迁,促进了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西北、湘桂等大后方工业的发展。到1942年,工厂从237家增加到3188家,增长了12.5倍,其中新厂1077家,资本总额达2.9亿万元,比1937年增长了19倍。到1944年,工厂总数增加到5266家,资本总额增加到4.8亿万元,增长了20.7倍。以四川省为例,工厂总数已达2382家,增长了20.7倍,资本总额达到2.5亿万元,增长了120倍,成为战时大后方的工业中心。以工业产品为例,甘肃玉门从1937年到1045年的8年时间里,生产原油8000万加仑,提炼各种油料2000万加仑。由于机器开采,云南锡的开采量有很大提高,钨的产量由200吨增加到2000盹;黄金产量由3000两到17000两。在四川、贵州、西康、甘肃建立了水力发电厂,发电量也有增加。四川煤的产量1944年达290万吨。大后方纺织业开工纱锭达25万枚。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新的土地政策,在部分地区减轻了农民负担,陕西、河南、四川、湖北等省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金融方面,1937年成立“四行联合办事总处”,在西南、东南各省设有60多个分行,西北地区有150个分行,对扶助大后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和资源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蚕丝、茶叶、桐油、猪鬃、棉花、纱、布、锡、钨、锑等实行统购统销;对食盐、食糖、卷烟、火柴、茶叶和酒类等人民日用品实行专卖;对铜、铁、煤炭、木炭、汽油、煤油、水泥等产品实行专管。

从1937年至1945年8年中,国民政府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 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虽然这些政策措施在一些地区没有实行,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工商业被四大家族所控制,他们压价收购原料、高价出售工业产品,阻碍了工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国民政府实行的经济统治和垄断,有很大的消极性,但是仍对大后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较有力地支持了抗战。

相关地图

1941年-1945年8月抗日民主根据地经济建设成就示意图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0)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地图评价
地图引用
地图叠加
登录 后,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
保存视图
用户地图数据
  •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