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1月-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斗争形势图来源于《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19-1949》,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3300000,主编为武月星,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中国历史,它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主要是记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这段历史内容极为丰富,事件和问题既广又多。运用地图、文字说明和照片等相互结合的形式,准确地将其反映出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大工程。
形势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第19路军被调到福建参加反共内战。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和下层官兵的推动下,第19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反对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主张停止内战、抗日反蒋。他们与国民党内的民主人士陈铭枢、李济深以及第三党黄琪翔等人联合,并与中共中央达成军事和边界协定,于1933年11月20日在福建发动反蒋事变。
20日,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通过了《人民权利宣言》及12项决议案,号召全国的革命大众立刻行动起来,打倒蒋介石御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生产人民党的彻底民主政权,于最短时期召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解决国是。当晚,大会主席团举行会议,根据大会提议,决议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更换国旗,推定委员人选,并决定以福州为首都。22日,正式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推李济深、陈铭枢、陈友仁等11人为政府委员,以李济深为主席。下设三会两部一院一局:分别以李济深兼军事委员会主席,余心清为经济委员会主席,陈铭枢为文化委员会主席,陈友仁任外交部长,蒋光鼐任财政部长,徐谦任最高法院院长,李章达任政治保卫局局长。24日,成立以蔡廷锴为总司令的 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下辖以沈光汉、毛维寿、区寿年、张炎、谭启秀为军长的5个军。12月初,决定将福建省改划为闽海、兴泉、龙汀、延建四省及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宣言》、《人民革命政府对外宣言》、政府最低纲领十八条等重要文件,以及一系列内外政策法令。
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遭到国民政府的反对和军事镇压。12月下旬,国民政府抽调进攻江西苏区的嫡系部队10余万人,以蒋鼎文为前敌总指挥,在海、空军的配合下,由赣东和浙江分路进攻延平、古田等地。1934年1月上旬,延平、水口、厦门等地相继失守,12日古田被占,16日福州亦失守;福建人民政府及19路军向闽南退却。21日,泉州、漳州等地相继失守,人民政府被迫解散,一些领导人先后去香港或出洋。福建人民政府虽然失败了,但李济深等人在外患危机之时,毅然与国民政府决裂,试图创建抗日反蒋的新政权,以孤立和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对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For Sph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