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因灾倒塌房屋数量在线地图(1978年至2000年)

中国因灾倒塌房屋数量在线地图(1978年至2000年)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9-04-29 浏览次数: 7331 编辑:xuzhiping

分类: 经济损失 标签:

地图说明

倒塌房屋间数

指因灾导致房屋两面以上墙壁坍塌,或房顶坍塌,或房屋结构濒于崩溃、倒毁,必须进行拆除重建的房屋数量(包括农垦企业、国有林场、华侨农场中农户倒塌的房屋)。以自然间为计算单位,不统计独立的厨房、牲畜棚等辅助用房、活动房、工棚、简易房和临时房屋;因灾遭受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牧区帐篷,每顶按3间计算。

影响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主要评价因子一是灾变强度和频次——灾变强度越大,频次 越高,灾害损失越大;二是受灾体的数量和易损性——一般受灾体数量越多,价值越高,易损性越大,灾害损失越大;三是防灾能力或减灾有效度——一般防灾能力越强,减灾有效度越高,灾害损失越小。因此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基本模式为:

\(S(ch)=CG·s1\)

式中s(ch)为灾害损失,CG为受灾体价值,S1为损失率。

计算灾害损失,最关键的是损失率的确定。损失率是个综合指标,它一方面与自然灾 害的强度频次有关,另一方面与受灾体易损性有关。

易损性又称脆弱性,指在一定灾变条件下受灾体的抗御能力及其损毁程度。

受灾体遭受灾害侵扰后,所做出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可以基本完好无缺,仍然具备 原有功能和价值;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功能和价值受到部分损失;可以完全毁坏一一生物死亡、流失,工程设施发生毁灭性破坏,物资流失、腐烂,设施、设备功能和价值完全丧失。不同受灾体在受到不同种类、不同强度灾变危害时的破坏情况千差万别,灾害损失大小不同的关键因素是受灾体易损性。

受灾体易损性是个复杂的问题,既与自然灾变的强度和作用方式有关,也与受灾体 的性质、结构构造以及灾害发生时的环境条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只对区域受灾体遭受地震侵袭的易损性研究比较深入,下面将以此为例介绍损失率的核算。

由于各个地区地震烈度、受灾体的类型和易损性各不相同,成灾机理和成灾过程也 不同,所以地震灾害区域损失率的确定是复杂而困难的,虽然多年来国内外专家都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仍是一个难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难以准确确定地震平均损失率。

资料来源:《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0)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m0430”,获取验证码。

在微信里搜索“开源集思”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图评价
地图引用
地图叠加
登录 后,可进行在线叠加操作。
用户地图数据
  • 全屏后可进行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