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民国时期各省(区)人口平均密度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本地图集是1995年武月星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集,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地图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合编的,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35000000。
该《图集》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综合型专题地图集。它系统地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约14年历史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户口统计虽有4000年的历史,但后来因政治、经济等原因,户口调査时常不能按期举行,所以迄至1949年以前人口尚无精确可靠的统计,然而有各种估算。人口学家陈长蘅估算,1902年中国人口有3.92亿。1929年,陈正谟根据邮政局的调査与内政部统计及其他材料估得,全国人口总数为4.8亿。但另据陈长蘅与陈华寅根据立法院统计,全国人口总数为四亿五六千万。据估计,1936年全国人口 达到469617307人,约占世界人口的1/4。我国疆域辽阔,民国时期由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下,以及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人口分布不均衡。广大的内地没有开发,人烟稀少;而东部沿海地区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农业地带却极度畸形 地集中了大量人口,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黄河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从黑龙江省边境的黑河市至云南省边境的 瑞丽县的联线以东,占全国面积43%的地区,分布着全国90%以上的人口。该线以西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人口稀疏,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口只占不到全国的10%。
从抗战开始前分省人口统计可以看到:一、从人口的绝对数量看,一四川二江苏三山东的顺序仍然没有改变。但河南超过了广东,河北超过了两湖,安徽超过了浙江。这十省的人口都增到2000万以上。在另一极端,宁夏、青海仍是人口最少的省份,但内蒙地区人口超过了西藏。这二省和新疆及内蒙地区人口 都在450万以下。二、从各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看,除四川、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五省的人口比重继续增加外,人数较少的陕、甘、青、新、东北三省和内蒙人口比重也在上升,这就使各省区人口较前更趋向平衡,河北等13个省区人口比重 回升到36%以上,长江中下游的两湖浙赣苏皖6省人口比重 由清末的37%下降到32.5%福建、广东等9省人口比重微增到31.5%。三、从人口密度变化看,江苏省平均每平方公里增到379人,仍属全国之首。山东半岛人口增加很快,达到每平方公里256人,跃居第二位。浙江略有增加,但退居第三位。河南每平方公里 增到192人,保持了第四位。安徽增到每平方公里161人,跃居第五位。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仍在3人以下。
总之,民国时期各省区人口分布和发展仍是清代发展趋势的继续。从1911年至1949年,人口总数除1927年到1928年的北伐战争 和1936年及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人口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是上升,民国期间人口约增加了1亿多人。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For Sph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