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克山县关于在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一事一议情况汇报

黑龙江克山县关于在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一事一议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683
标签:

贡献者 :

单位 :

地址 :

电话 :

邮箱 :

克山县在黑土区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一事一议情况汇报 克山县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克山县和兄弟市县一样不同程度的遇到两个共性问题,一是各层次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二是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如:出工出劳难、串地难、资金少、建后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取得工作中好效果。 在具体工作中: 一、加强宣传教育,确保顺利通过。 水土流失治理的主体是农民群众。没有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防治水土流失就难以进行,特别是在国家投入不足、地方财力有限、两工取消的现实情况下,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参与治理水土流失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保证了一事一议工作的顺利通过。简单说就是通过领导讲、电视播、现场看、对面谈等四个办法来进行宣传教育。1、领导讲。主要解决乡镇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进而解决村干部认识问题。就是县领导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讲清楚黑土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重要性与必要性,提高乡村领导对水土保持工作认识程度。坚定乡村领导对黑土区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信心,增强乡村干部责任感与紧迫感。2、电视播。主要解决全民的认识问题。通过县电视台“沃野金桥”栏目,我们县水保办几名工程师,讲解克山县黑土区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危害性,原黑土层由1m左右降低为现在的30公分左右,从危害程度看,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工作已迫在眉睫、事在必行。同时向全县人民讲解水土保持治理技术知识,并利用宣传车深入到农村集市、黑土项目区的乡、村、屯农户。然后利用广播传、写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将各项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从而在全县形成了治理水土流失、实现增产增收才是减轻农民负担,不治理水土流失、造成减产减收就是增加农民负担的共识。3、现场看。主要解决小流域内的乡村干部群众的认识问题。2003年、2004年两次组织黑土项目区内乡、村干部到拜泉县兴农镇和平、星火小流域和克山县新安小流域实地参观,流域内工程设施配套,水土保持功能完备。近几年克山县水旱灾害频发,农业普遍减产,而新安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的整体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始终保持了种植业的高产稳产。与此对照,克山县新大小流域、古城兴民小流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不仅种植业生产失去保障,而且有的农宅甚至被侵蚀沟吞噬。用成功的经验和严酷的事例教育大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对面谈。主要解决有疑议的农户农民的认识问题。我们在全县开展了“走乡进村入户”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深入到农户,坐到炕头上、地头上同农民面对面谈,算效益帐、算长远帐,得到了广大农民对此项工作的认可、信服、理解和支持。如去年秋天到河南乡联合小流域宣传,联合村农民张国臣不同意在他的地里修梯田,思想不通,跟他讲你现在的地种还可以,几年后、甚至你儿子长大了种地时就没法种了,怎么办?他说:“我让我儿子考大学不种地了。”我们说如果你儿子考不上大学呢?经过详细算经济帐,算子孙帐,再加上每亩梯田补助150元,最后欣然同意了。象这样的例子很多。二、采取“1411”决策程序,进行一事一议,确保议得成。我们主要采取“1411”决策程序进行一事一议,并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411”决策程序是: “1”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首先拿出表决方案。“4”征求4方面意见:党员、村民代表、各种能人,其他组织。“1”通过征求意见由村委会拿出表决方案。“1”由村民讨论通过。1、 议前公示,让农民知情。
“ 一事一议”是以人为本、还权于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议决方式。税费改革后,两工取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农村公益性事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决策,是国家的明确规定。怎样能够为民办事又能顺民意愿,真正使水土流失治理议得上、议得了、议得成,成为新时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实践中,我们主要把握三个环节。对需要农民议决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由水务局汇同乡村拟定治理方案。首先以《告示》的形式向农民公示三天,公示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名称、工程量、用工量、材料量、国家投资、自筹资金、效益分析、受益区域及受益人等。通过公示让农民知道要干什么、要议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参与议决。2、 广泛争取意见,让农民发言。一是以村为单位,集思广议,听取意见。“一事一议”要想议得好、议得了,保证方案科学合理可行,必须集思广议,听取建议,这样也可以得到最大多数群众的支持。二是召开群众大会,公开表决通过,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表决结果。同时在表决结果上,农民都要签上字或捺上押。河南乡新曙光小流域属于黑土区保护与治理区域,其中涉及新建塘坝动用土方8000立方米,原计划是用群众出工,经过群众实地踏查,研究论证认为人工上土方投工多、效率低、误农时,结果“一事一议”决定大家集资4.9万雇推土机上土方,保证了塘坝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3、 精心组织,让农民监督。为了让农民在“一事一议”这种有效的民主决策形式中得到实惠,我们在黑土区治理的每一条小流域都聘任了2至3名农民监督员,由他们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履行监督职能,保证施工标准和质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今年春季,河南乡联合流域营造水保林过程中,农民监督员发现部分苗木质量不合格,当即向技术人员提出,及时更换了苗木,保证了造林成活率。新兴沟小流域秋季水平梯田施工中,农民监督员坚持不达标准不验收,个别梯田埂连续返工达4次之多。严格的管理带来了令人满意的回报。2004年9月,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克山召开,市委、市政府对克山县黑土区治理工程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效果之好、工作之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决定将克山县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三.强化建后管理,巩固治理成果。一是克山县县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条例》法律法规,结合克山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克山县封禁治理实施细则》。自2003年10月1日起,在全县设置封禁治理标志牌区域内实施封山禁收。二是对建后水土保持工程采取承包办法,本着“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县政府出台了《克山县水土保持小流域工程承包办法》,对承包农户提供许多优惠条件。使建后工程措施各项效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农民也从中尝到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后的甜头。三是对当年工程来承包出去的,县水务局与小流域所在村各出1500元,雇人管护。管护员主要的职责是:巡查管护封禁治理区,制止破坏水土资源行为,对违反《水土保持法》封山禁收公约等行为,分别报水务部门或乡村处理。四是采取植物措施封禁治理,利用带刺沙棘圈边圈栏,防止牲畜进入。五是对梯田埂及营建植物防冲带种植苕条,采取占用谁家地,由水务部门提供苕条籽种,并给予每亩20元用工补助。由占谁地农户负责管护。建成后苕条经济收入归农户所有。这样即解决占地难矛盾,又使工程各项效能得到发挥及充分利用。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数据获取方式--离线申请

请用户耐心阅读 数据使用声明 , 并填写以下内容:

[1] 填写离线申请表与使用说明 下载

[2] 填写数据共享协议 下载

[3] 填写数据应用成效说明 下载

将以上3项文件填写完毕后,纸质 邮寄 到本资源点,待我们工作人员审核完成后, 即可申请本数据。

数据共享群--扫描二维码入群
数据共享群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