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海伦市关于东风镇小流域治理概况

黑龙江海伦市关于东风镇小流域治理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649
标签:

贡献者 :

单位 :

地址 :

电话 :

邮箱 :

东风镇小流域治理概况

东风镇位于海伦市东南部,距市区15公里,是滨北铁路东边火车站驻地。东南隔克音河与绥棱相望,北依海伦镇。该镇处在东经127°00′—127°15′、北纬47°20′—47°30′的位置上,属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的过渡地带,东部丘陵起伏,西部相对平缓。本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4℃,有效积温2250℃—2350℃。全年降水量500—550毫米,无霜期115—120天。多年平均径流为120毫米,径流系数13.3%。全镇辖13个村,81个自然屯,87个村民组,6,454户,30,307口人,其中农业人口27,898人,城镇人口1,582口人。全镇幅员面积31.8万亩,耕地面积197,418亩,其中水田面积是新曙光水库停止供水,东风灌区17,300亩水田已改旱田9,800亩,保耕7,500亩。现有7个村办林场,其中超千亩5个。育苗基地三处,面积1,680亩。育苗农户129户,育苗面积2,800亩,林地面积5.7万亩。海伦市东风镇是我省黑土侵蚀区的典型代表。全镇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年土壤侵蚀厚度0.55厘米,侵蚀模数高达5.500吨/平方公里。为了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控制水土流失,从1968年开始,通过典型示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1980年省水利厅为了研究我省中部黑土侵蚀区治理途径,为同类区的共同模式,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把该镇列为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立体开发模式的实验单位。十多年来尤其是被列为全省重点小流域以来,由于认真贯彻“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方针,积极开展了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为中心,以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为内容的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片治理,立体开发,使东风镇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镇共造林56,000亩,森林覆被率由原来的3.4%增加到33.4%,共修梯田41,000亩,梯田改土33,000亩,开挖截流沟95,000延长米,治沟420条,修小型水库塘坝22座,修方条田12,000亩,修路206公里(沙石路150公里),调整垄向10,000亩。由于上述各项技术措施的事实,现全镇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使农业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促进了生态环境从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粮食单产由治理前100多公斤提高并稳定在300斤以上。人均收入1986年达到近400元,比治理前提高近四倍。东风镇水土保持效益比较显著,它的经验在我省黑土侵蚀区产生很大影响,对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起了很大作用。所以该镇曾多次受到省人民政府、省、地、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和水利、农业等部门的表彰奖励。一九七九年曾受到国务院的嘉奖。一九八四年受到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表彰奖励;同年又被水电部松辽水利委员会评为松辽流域水土保持先进集体,一九八六年被评为“三北”防护林先进典型示范。1996年这个镇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1998年东风小流域治理推广项目获省长特别奖;1999年松辽委代表国家水利部对东风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检查验收,且被列为全国“十、百、千”规范小流域。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数据获取方式--离线申请

请用户耐心阅读 数据使用声明 , 并填写以下内容:

[1] 填写离线申请表与使用说明 下载

[2] 填写数据共享协议 下载

[3] 填写数据应用成效说明 下载

将以上3项文件填写完毕后,纸质 邮寄 到本资源点,待我们工作人员审核完成后, 即可申请本数据。

数据共享群--扫描二维码入群
数据共享群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