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者 :
单位 :
地址 :
电话 :
邮箱 :
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汇报材料
一、 牙克石市概况
牙克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北纬47°39′-50°52′,东经120°21′-122°29′市域沿大兴安岭主脉南北分布,南北长352km,东西宽147km,全市总面积27590km2,其中森林面积18544 km2,水域面积720 km2,草地面积7164 km2,耕地面积1161.39 km2,市辖12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0.13万人。是依托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成的一座新兴城市,被誉为“森林之都”。2004年GDP总量28亿元。
地形地貌以大兴安岭山地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嫩江、鄂尔古纳河的主要产流区,水资源总量40.5亿m3。主要河流有雅鲁河、绰尔河、海拉尔河。
我市地处内陆,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多年平均气温-2.6℃,最低气温-52℃。降水量在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降水量除年内分布不均外,年际间差异也较大,从地区分布上看,从河流下游至上游递增,东南多、西北少。年均降水370-500mm。
植被以寒温带植被群落为主,森林以兴安落叶松、白桦为主,郁闭度0.5-0.6。草甸植被以高山湿地类植物群落为主,市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土壤以暗棕壤、漂灰土、黑土、灰色森林土为主。大部分土层较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应植物生长,土质输松抗侵蚀能力弱.
二、 水土流失现状
我市地处大兴安岭山地,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局部存在风蚀。
依据2000年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水土流失总面积10870.78 km2,水力侵蚀强度大部分在III级以下,冻融侵蚀在II级以下,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殊的自然地位因素,主要有持续干旱短历时强降雨;复杂的地形地貌;年内变化巨大的温度;土质疏松抗侵蚀力差
(二)生产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森林资源的过渡砍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涵养水源能力的下降,林缘退缩,林地面积减少,据统计从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以来,我市共为国家交售商品林近7亿m3,加之寒带植物生长缓慢,原始森林的次生化,次生林带的草甸化,导致森林气候异常,水源涵养能力下降,表现为持续的干旱,降雨时空分布的更加不均,山洪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
(三)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耕地面积急剧增加。以次生林坡地毁林和河谷湿地开川排涝方式垦荒,我市耕地面积从80年代后期到上世纪末不到20年时间里,耕地从不到100万亩,增长至近200万亩。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大面积机械化耕种,加之没有任何水土保持措施,表土流失,致使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导致河道淤积,埋压农田,冲毁公路。
(四)是过渡放牧、采矿、筑路、挖沙取土等生产建设活动对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
三、我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综合分析我市的水土流失状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生发展快,水土流失危害日益严重。
近二十年的森林资源的过渡开发,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已从点扩大到面;林草覆盖度低的荒山荒坡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迅速。灾害从无到有,黑土层流失严重,生产力下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我市的经济发展,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治理难度大
由于我市地处江河上游,土层薄、坡度陡、黑土层生成漫,黑土层一旦流失基本无法恢复。
三是城镇、村屯、交通干线等人为活动密集区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急需加以治理。
我市的生态环境整体上看还可以,但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急需加以治理。
四、 水土保持治理已取得的成效
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在国家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不折不扣地落实水保生态建设任务,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水土保持治理重点解决水土流失对镇、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
98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26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452万元,企业投入724万元,农牧民群众投入1084万元,共完成治理面积5.3万亩,挖水平坑32.5万个,退耕还林还草13万亩,使我市水土流失严重的牧原镇卓山小流域、博克图东沟、免渡河镇黄金沟、巴林窑沟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提高,水土流失造成的山洪、泥石流在寒得到了根治。
五、 我市在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存在的困难
面临日益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生态立市做为兴市富民的五大战略之一,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来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
一是借助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的机遇,减少木材采伐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业,有效的保护森林植被。
二是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步伐,坚决打击违法开垦林地,采地的步伐行为;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改革和完善土地生产经营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粗放经营局面,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农牧业的铲除效率。
三是加强预防监督工作,坚决依法惩处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新的水土第流失行为。
四是争取上级对我市水土保持治理上给予支持,作好黑土区水土保持治理的前期立项申报工作。项目建设实施所需的土地退耕、配套资金筹措、出工出劳等项工作我市都认真加以落实,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治理效果。
我市地处大兴安岭山地,是嫩江、鄂尔古纳河的主要产流区,是东北松嫩平原水源的及生态屏障,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黑土区治理项目项目的尽早启动实施极为重要。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