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免渡河南山小流域水土流失概况

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免渡河南山小流域水土流失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749
标签:

贡献者 :

单位 :

地址 :

电话 :

邮箱 :

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免渡河南山小流域水土流失概况 一、 基本情况 免渡河镇南山小流域位于大兴安岭西坡,鄂尔古纳河水系海拉尔河一级支流免渡河流域,大兴安岭丘陵山地。流域面积2.72 km2 。气候为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73mm,多集中在6-9℃,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层厚度0.35-0.5 m 。流域内耕地属于免渡河镇团结村,原有耕地3240亩,以种植小麦、蔬菜为主。二、 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及危害 本流域原为大兴安岭林地,林木采伐后为次生林地,1960年开始开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达7%,以种植蔬菜为主。到了1965年耕地面积已达3240亩。从1969年开始,由于不合理的种植,坡渡陡、土壤抗侵蚀能力弱等因素,耕地上大面积出现了水土流失。据调查测算,侵蚀模数3700T/ km2﹒a,中度以上侵蚀面积1908亩,其中强度侵蚀980亩。水土流失造成了坡面富含有机质的表土流失,耕地丧失了生产力,从1975年开始被迫弃耕缩减至现在的1100亩。已弃耕的地块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措施,水土流失进一步发展,从面蚀发展到沟蚀形成了长250-400m,宽2.0-8.0m,深1.5-4.5m三条主沟及数十条支沟。从侵蚀沟土壤剖面上我们很清楚第看出本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持续发生发展过程。这种现象在我市220万亩耕地上程度不同存在。三、 水土流失危害 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森林资源的过渡砍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其它破坏植被的生产建设活动,我市水入流失日益严重,造成了河道淤积,森林保水保土能力降低,形成了山洪泥石流灾害;减少和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对气候产生了不利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对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及动植物资源造成了破坏,影响了我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了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施。四、 启动黑土地区治理项目的意义 黑土区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遏止我市及呼伦贝尔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发展势头,呼伦贝尔市做为嫩江和鄂尔古纳河主要产流区,东北松嫩平原的生态屏障,水土资源矿产资源的富集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无论是对呼伦贝尔和整个东北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和深远历史意义。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