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1970_2010

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1970_2010

 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1970_2010

发布日期: 2019-04-24

更新日期: 2020-10-01

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4973

标签:

学科分类 : 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科学

数据格式 : 矢量数据

数据语言 : 中文

关键字 : 农田,生产潜力

数据创建者 : 徐新良,刘洛,蔡红艳

数据贡献者 : 徐新良,刘洛,蔡红艳

组织机构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数据来源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

访问与该服务相关的限制条目 : 开放式共享

服务类型 : 数据引用方式:徐新良,刘洛,蔡红艳.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http://www.resdc.cn/DOI),2017.DOI:10.12078/2017122301

摘要 : 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在采用GAEZ模型估算粮食生产潜力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甘薯五种作物,其中,小麦包括冬小麦和春小麦等4个品种,玉米包括春玉米和夏玉米等4个品种,水稻包括2个品种。这五种作物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97.7%。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采用多熟制耕作制度,故在估算粮食总生产潜力时需考虑作物的多熟制。估算中根据中国实际种植制度,考虑了多种熟制的经验方式组合(包括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来获取最大的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数据集单位为kg/ha

中国农田生产潜力数据在采用GAEZ模型估算粮食生产潜力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甘薯五种作物,其中,小麦包括冬小麦和春小麦等4个品种,玉米包括春玉米和夏玉米等4个品种,水稻包括2个品种。这五种作物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97.7%。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采用多熟制耕作制度,故在估算粮食总生产潜力时需考虑作物的多熟制。估算中根据中国实际种植制度,考虑了多种熟制的经验方式组合(包括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来获取最大的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数据集单位为kg/ha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最多关注
近期文章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