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315
标签:
黑龙江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北麓的大沾河上游,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省部级保护区,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原始、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森林湿地保护区。流经保护区内75公里长的大沾河是世界上少数几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保护区内稀有植物珍贵,动物种类繁多,共有高等植物57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野生动物254种,其中包括白头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大沾河湿地还是白头鹤在中国唯一的栖息繁殖地。保护区于2009年9月经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
小兴安岭林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白头鹤等水禽及其栖息地及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地质地貌:
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上属于古生代海西宁运动隆起褶皱断裂带之侧翼,山体主要形成于洪积世末期,岩石以花岗岩为主,次为玄武岩 。 基本形成东南部高,西北部低,起伏不平的丘陵低山地貌。全区海拔最高为465m ,最低为420m ,起伏量 45m,坡度在5 °~ l0°之间。由于河水流蚀和冲积,多见有平坦宽谷和沟塘,加之夏季雨水过大、气温较低、蒸发量小,使得山脚低平地及沿河岸边地表层潮湿,因此形成较大面积的湿地。
水文:
保护区内河流纵横、湖泡棋布,主要河流为沾河,属黑龙江水系 ,由南沾河、北沾河汇合而成。 南沾河发源于小兴安岭主脉北坡的沾河顶子,保护区内流程 60km ,河宽 6m ;北沾河发源于小兴安岭主脉西坡的汤元山麓,保护区内流程 57km ,河宽 6m ,两河汇合后称沾河,也称大沾河。沾河自南向北蜿蜒曲折,在保护区内河道逐渐宽阔,长约为75km ,平均河宽 100m ,水深 l ~ 1.9m ,流速 0 .5m/s ,流量 58.8m 3/s 。
沾河有大小支流近 50 条,其中都鲁河为其最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东部的伊春林区,在沾河林区内流程 67km ,保护区内流程 43km ,河宽 30m ,平均深度1~2m ,流向为自东向西。其余主要支流有:乌斯孟河(保护区内流程 41.4km ,河宽 10m )、大乌兰河(保护区内流程 25km ,河宽 5m )、小乌兰河(保护区内流程 4km ,河宽 3m )、南塔卡拉河(保护区内流程 22km ,河宽 4m )、北塔卡拉河(保护区内流程 16km ,河宽 5m )。
地下水:该区地下水含量丰富,水质清澈。以第三纪孔隙、裂隙水为主,含水体为砂岩和砾岩。此外还有第四纪冲击孔隙水,含水体为砾岩和卵石,深度为5 ~15m ,含水层厚2~5m ,渗透性较好,分布于高、低漫滩和谷地。由于构造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含水十分丰富,可不断地补给河谷潜水,在旱季表现尤为明显。
气候:
保护区属于温带季风区,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位于蒙古高压的东部边缘,盛行西风和西北风;夏季由于温湿暖流的影响,多盛行偏南风和东南风。夏季风速最小,春秋两季风速较大,平均风速 2.0m/s ,年均大风 7 次。
保护区年降水量为500 — 700mm,平均607.5mm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 (7 、8 月份) ,达195 — 457mm 之间;冬季降水较少,积雪期160 天左右,积雪厚达30 ~50cm 。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 %。降水量较为集中的7 、8 月因水分充足,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相对湿度高达 80 %以上。最低湿度出现在春季大风季节,空气干燥。
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纬度较高,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同时具有湿润森林气候的特点。 由于受海洋环流和西伯利亚冷气影响,四季明显,冬季漫长而寒冷,多西北风;春来迟,解冻晚,风大,降水少;夏季短促炎热,多东南风和大雨,降水量大而集中;秋季日照渐短,气温下降迅速,多大风和阴雨天气,降水逐步减少 。
保护区年均温-0.2 ℃ ,极端最低温-46 ℃ ,极端最高温36 ℃ 。年温差较大,最冷月 (1 月) 平均气温为-20 ℃ ,最热月 (7月) 平均为19 ℃ 。全年有 5 个月平均温度在0 ℃ 以下,有 7 个月在 0 ℃ 以上。在一年内,气温呈低正弦曲线变化,各月平均气温在 7 月份以前逐月上升,8 月份后逐月下降。早霜一般 在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 晚霜在5 月中旬 至6 月中旬,无霜期100 ~ 120 天, 全年≥ 10℃ 积温为2000 ~ 2500℃ 。全年日照时数2300 ~ 2700h 小时。
土壤:
由于该区纬度较高,土壤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发育方向。区内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非地带性土壤有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黑土等。根据本区土壤发育程序与发育特征,可分为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和黑土共五大类。
全年土壤 结冻期较长,为10 月上旬至翌年5 月上旬,土壤冻层深达2.5 m , 低洼处沼泽区因受水分影响,冻土层变薄,但冰冻迟,解冻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