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阿尔金山国家级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阿尔金山国家级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9595
标签:
概述: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与青海和西藏相毗邻,面积45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4600米以上。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远偏僻、高寒缺氧,使得保护区内保留了中国特有和珍稀的野生动物。由于保护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IUCN、WWF联合考察后在报告序言中称,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地理省之一,是不可多得的高原物种基因库”。保护区在1983年建立的当年,即被收录到《大英百科全书》名录中。并被中国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保护名录。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保护区内,四周高山环绕,最高的慕士塔格峰,海拔6973米。现代冰川、高原湖泊和高原沙漠与种类繁多的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野骆驼及黑颈鹤、藏雪鸡、白肩雕、玉带海雕等珍禽异兽,连同241种野生植物,蔚为高原奇观。

类型
内陆湿地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环保
序号:
新09
保护区名称:
阿尔金山
行政区域:
若羌县
面积(hm2):
4 500 000
主要保护对象:
有蹄类野生动物及高原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1983/1/1
地质地貌:
保护区为一高山环绕的封闭性盆地,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阿尔格山中,有一片古老的岩熔地貌,东起布喀达坂山峰,西止阿其克库勒湖,长350公里,宽20-30公里,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深藏在海拔4400-50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
水文:
阿尔金山保护区内主要有8条河流与众多的时令河组成了高原盆地中的“大动脉”,滋润着广袤的高山草场。8条主要河流的的流域面积达两万平方公里。 保护区湖泊星罗棋布,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占保护区面积的2.7%,对调节区内气侯起着重要作用。 保护区南北侧地下水量差异很大,最大的泉眼直径在200米以上,其它两口为50米。泉水为下降泉特点,其火山活动区,尚有多处待探明的高山温泉。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共有冰川388条,面积达878.3平方公里,流向保护区的冰川总贮量为678.2亿立方米。木孜塔格峰和新青峰是现代冰川集中发育地域,冰川面积占保护区冰川总面积的77.5%,厚度在100米以上
气候:
保护区气候寒冷,干旱多风,蒸发强烈, 保护区内的藏野驴 保护区内的藏野驴 全年没有无霜期,没有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之别,暖季短且暧湿同期,冷季漫长干冷。年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0℃以下。区内空气纯净、日照强烈,天气多变正如“早穿皮袄午穿纱”描述的,一天中忽而炎炎烈日,转而疾风飘雪,忽而雷呜闪电,忽而雹霰骤下,令人难以捉摸。
土壤:
保护区内土壤母质来源主要是自成。成土母质有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风积物及少量的风成物质。土壤类型可分高平原型和山地型两大类,共含11个土类,21个亚类。 高寒荒漠土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盆地高平原、准平面上,以保护区西南部分布面积较广,在盆地周围宽阔的河谷底部也较为典型。高寒荒漠土除砾质或粗骨质的外,细土质的高寒荒漠土呈龟裂状形态,在低洼地段土壤表面常有盐分聚集现象。 高寒草原土为保护区内主要土类,分布在盆地东部和南部地势平坦的广大地域。在盆地中部地势低洼处分布有盐化高寒草原土;阿其克库勒湖的南部和北部、昆仑山主脉北麓则分布有高寒荒漠化草原土。 棕钙土仅分布于海拔稍低的阿牙克库木湖北部和西部祁漫塔格山南麓洪积一冲积扇中部,地势较平坦,为本区荒漠带向草原带过渡的土类,可分淡棕土和草甸棕钙土两种。 高寒苴甸土分冲积高寒草甸土和湖滨高寒草甸土两种,分布在常流水的河道沿岸低阶地及盆地内湖盆洼地周围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 高寒沼泽土主要分布在依协克帕提湖东部、阿牙克库木湖东部和南部、阿其克库勒湖西部和南部及四季泉、明布拉克等泉水溢出地区,地表有季节性积水。在依协克帕提湖东部还发育有泥炭沼泽土。草甸沼泽土因融冻作用呈小丘状微地形,或平行于地下水溢出方向呈垄状地形。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东部库姆塔格及西部流动沙丘地带,盆地中部也有吹蚀堆积风沙土,多覆盖在草原土之上。 高山荒漠土在保护区海拔4200~4800m的部分山地及海拔4800m以上至永久冰雪带的大部分山地分布。原始高山荒漠土分布在紧接冰雪带风化砾岩中。在海拔较低、稍平缓的山地分布的高山荒漠土多粗骨质及砾岩,在缓坡上多细土物质,地表龟裂成长条状。 高山草甸土仅出现在卡尔洞以南库如克皮提勒克山北坡,以山洼中最为典型。在海拔4000〜4850m半山间呈带状东西展布,土体较潮湿,地表为鱼鳞状草皮,有明显的生草过程3这类土壤的存在表明了保护区东部降水量较充裕的特征。 亚高山草原土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及东南部海拔3900〜4700m处,部分与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荒漠土呈复区镶嵌分布;高山荒漠化草原土主要分布在盆地西部和西南部;两者之间为高山干草原土分布区域。 山地栋钙土只出现于保护区海拔最低的阿雅克库木库勒北部、祁漫塔格山切割强烈的山南坡脚,与洪积、冲积扇分布的棕钙土相互交错分布。 盐土在保护区内分布面积较小,仅出现在阿牙克库木湖西南部和湖北缘局部池区,阿其克库勒湖和鲸鱼湖湖滨部分地区也有小面积分布。阿牙克库木湖西南主要是由于第三纪的含盐地层——盐山带来的盐分形成,湖旁也分布有小面积的沼泽盐土。 土壤垂直分布状况:保护区北缘祁漫塔格山的南坡,自海拔3900〜4300m为山地棕钙土带,4300~4350m为山地草原化荒漠土带,4350~4700m为高山荒漠土带,4700〜5400m为闻山原始土带,5400m以上为冰雪带。 库如克皮提勒克山北坡:4300〜4500m为高山草原土带,4500〜4750m为高山草甸土带,4750〜5000m为原始高山草甸土带,5000~5200m为高山原始土带,5200m以上为冰雪带。阳坡不存在亚高山荒漠土带,但在阳坡洼地仍存在,其下限比阴坡高l00m左右,这里以高山荒漠土带占优势。
植被:
保护区内已发现高原植物267种,分属30科83属,新亚种17种。无乔木,只有半灌树,呈高原矮化特征。
社会经济:
本区地属若羌县南部山区。保护区北缘进出口鸭子达坂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346km,距州府库尔勒861km,距若弟县城421km,距依吞布拉克镇(石棉矿)165km,距铁木里克130km。 位于保护区东北外缘的铁木里克是距保护区最近的人类活动场所,在1973年若羌县成立南山区时,全区仅有牲畜2万多头,牧业人口300人左右。位于保护区内东北部的依协克帕提湖畔的土房子,90多年前就有放牧生产活动,并一度成为和田、于田、且末通往青海、敦煌商旅过往地和商品交换的集散地。这里湿地草场丰茂,但因面积不大,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严酷,致使若羌县曾几度扩大放牧规模未成,至1983年建立保护区时,保护区范围仅有9户牧民共53人,6700头羊。1983年底,由青海遣返新疆哈萨克牧民,迁人保护区27000头羊,并从若羌县动员牧民进山,保护区人口增至近300人,有维吾尔、回、汉3个民族,牲畜头数达37000只,放牧范围也由保护区东北部向东南深入到保护区腹地卡尔洞一带。由于保护区内许多地区无地表水饮用,且每年2〜4月份产羔期降雪量大,以及野牦牛主动攻击牧民等因素,限制了放牧活动,使保护区的羊只逐年减少,人员下撤。目前,放牧活动主要集中在依协克帕提湖、卡尔丘卡、卡尔洞一带,牧民近百人,牲畜近万只。 保护区北缘,有人类活动的地域还有距鸭子达坂约70km的转场牧点玉素甫阿勒克、艾西煤矿,但人数极少,经营活动微弱。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