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972
标签:
云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香格里拉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中甸县城西北部,距县城8公里。保护区面积3125平方公里、海拔3266米、湖泊积水面积660平方公里。保护区地势平坦,三面环山,冬春季节,山岭积雪。那曲河、奶子河等十余条河弯弯曲曲,流经草源注入 纳帕海。海西北面的辛苦雅拉雪女山麓有天然落水洞九处,洪水经过溶洞,从尼西汤满河排出、流入金沙江。每逢雨季、湖面增高、到旱季洪水排出、湖面缩小、大部分地区成为沼泽和草甸。
香格里拉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飞禽黑颈鹤的理想栖息地。每年9月至次年3月,黑颈鹤在此栖半年左右。
香格里拉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是中甸最有高原特色的风景区之一,也是全县最大的草原。由于香格里拉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气候湿润,牧草生长比同类地区快,每年5月,草原方吐嫩芽,而 纳帕海 已是绿草茵茵。6月伊始,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茫茫草原,琼花瑶草争奇斗艳。成群的牛羊随草海起伏,如在海中沉浮。茫茫草原,四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美景。西面的石卡、叶卡、辛苦雅拉三大雪山俏然挺立。雪山、草原、牛羊组成了大西南的塞北风光。
地质地貌: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属于亚热山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三面环山,山峰海拔3800—4449米。
水文:
纳帕海是高原季节性湖沼。夏末秋初,雨水频降,再加上青龙潭、纳曲河、旺曲河水的注入,形成大面积湖面,明水面最大时可达上千公顷。金沙江。
纳帕海是季节性天然湖泊。由一系列淡水池塘、沼泽组成,由周围山里的8条小河供水。湖水从西北隅溶洞汇入地下河,再经溶洞流往尼西乡汤姆堆排出,注入金沙江。纳帕海水量补给主要依靠降雨、地表径流、冰雪融水和湖两侧沿断裂带上涌的泉水,年均产水量25700m3。受西南季风影响,6月初形成大量降水,源自雪山森林的纳曲河、奶子河等十余条溪流汇于湖中,湖面水漫上千公顷,水深可达 4 ~ 5m;但由于石灰岩漏水,8 月后湖水退落,10月前后由于秋季季风退缩再次产生降雨,湖水再次上涨使湖面增至 3125hm2,并于 11 月后退落,湖水退落后湖面大幅度缩小,湖水从西北角的 9个落水洞泄入地下河,穿过北部小背斜,潜流 10km 后出露形成支流汇入金沙江,汇水流量变小,湖面缩小至 500hm<sup>2</sup>左右。
气候:
纳帕海湿地属寒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区西部型季风气候。受南北向排列的山地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全年盛行南风和南偏西风。干湿季分明,11月至次年5月为明显干季,5~11 月为明显湿季。纳帕海虽位于中亚热带水平气候带内,但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延伸部分,而具明显的高原气候特征,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平均 2180h,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长冬无夏,春秋短,年均温5.4℃,最热月7月均温 13.2℃,最冷月 1 月均温-3.7℃, 10℃活动积温 1392.8℃,气温年较差平均 16℃,气温日较差平均可达 20℃,干季时可达 30℃。纳帕海位于多雨区与少雨区的过渡地带,年平均降水量 620mm,每年有霜期约 125 天,9 月至次年 5月有雪。
土壤:
主要土壤类型为沼泽土和泥炭土,pH8.02,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85.30g/kg,全氮含量平均2.71g/kg,水解氮含量平均 324.76mg/kg,速效磷含量 3.7 ~5.7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124.81mg/kg,属于较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