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安市浙江天目山国家级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浙江省临安市浙江天目山国家级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2416
标签:
概述: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面积4300公顷,1956年建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中型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银杏、连香树、鹅掌楸等珍稀濒危植物。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类型
地质遗迹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浙03
保护区名称:
浙江天目山
行政区域:
临安市
面积(hm2):
4 284
主要保护对象:
银杏、连香树、金钱松等珍稀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1986/7/9
地质地貌:
天目山山体古老,系下古生界地质构造活动为始,继奥陶纪末褶皱断裂隆起成陆,燕山期火山运动渐呈主体,为“江南古陆”一部分。全山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地层。流纹岩、流纹斑岩、溶结凝灰岩、沉凝灰岩、脉岩兼而有之。
水文:
气候:
天目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8~8.8℃,最冷月平均气温3.4~2.6℃,极值最低气温-13.1~-20.2℃,最热月平均气温28.1~19.9℃,极值最高气温38.2~29.1℃。无霜期235~209天。雨水充沛,年雨日159.2~183.1天,年降水量达1390~1870毫米,积雪期较长,比区外多10~30天,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年雾日64.1~255.3天。光照宜人,年太阳辐射4460~3270兆焦耳/M2。春秋季较短,冬夏季偏长。
土壤:
天目山土壤随着海拔升高由亚热带红壤向湿润的温带型棕黄壤过渡。海拔600米以下为红壤,海拔600米至1200米为黄壤,海拔1200米以上为棕黄壤。数千年间,植被演替积累了腐殖质丰富的森林土壤,覆盖全山。
植被:
天目山地质古老,第四纪冰川影响不深,加上历来都受到人类保护,植被没有遭受过重大破坏,计有苔类植物22科33属70种;藓类植物39科110属240种,葳类植物29科60属110种,种子植物167科716属157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86科277属675种。常绿树种主要有:壳斗科的青冈栎属、拷属、石栎属;樟科的樟属、紫楠属、润楠属、山茶科的柃属、山茶属;还有杜鹃属、山矶属、冬青属等。落叶树种主要有槭科,蔷薇科、豆科、壳斗科的栗属、栎属、水青冈属,樟科的木姜子属和山胡椒属,桦木科、胡桃科、木兰科等种类也较多。天目山据记载有800多种野生药材名贵,有於术、竹节人参、天麻、天目贝母、八角金盘、缺萼黄莲等。 天目山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其中二类保护8种;银杏、金钱松、天目铁木、独花兰、香果树、连香树、鹅掌楸、黄山梅。三类保护17种,天目木兰、天目木姜子、凹叶厚朴、浙江楠、领春木、银鹊树、八角连、金刚大、羊角槭、短穗竹、青檀、短萼黄连、延龄草、虾脊兰、天麻、野大豆、紫茎。以天目山命名的植物达24种之多,模式标本产地植物那就更多了。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