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衡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衡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5902
标签:
概述:

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南岳生态圈为主体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总面积11991.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967.5公顷,缓冲区面积2390.3公顷,实验区面积5633.8公顷。

保护区以保护黄腹角雉、大鲵、穿山甲、青鼬、大灵猫、小灵猫、林麝、斑羚、鸢、松雀鹰、虎纹蛙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银杏、篦子三尖杉、金钱松、闽楠、喜树、香果树、榉树等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群落,以及中国亚热带少数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森林植被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湘07
保护区名称:
南岳衡山
行政区域:
衡阳市南岳区
面积(hm2):
11 992
主要保护对象:
野生动植物、濒危动植物
始建时间:
1984/5/9
地质地貌:
水文: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山体大多为燕山期花岗岩体,属酸性岩基侵入体中粗粒结构,含黑云母较多,裂隙发育不丰富,岩石透水性弱,含水性较差,且表层覆盖土较薄,一般认为地下水比较贫乏。地下水的含量除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之外,还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在高海拔的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大气凝结水对地下的含量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水资源特点是:①由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无入境河流,降雨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降雨量随着地形升高而增大,存在着垂直方向的差异,多年平均降雨量祝融最大,为1946.6mm;半山亭次之为1535.3mm,南岳镇最小为1300.6mm。②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水资源量大,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9130万m3。③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平衡的,多年平均值为1544.8mm,年最大为2186.1mm,年最小为1179mm,主要集中在3~6月,占全年的50.8%,最大月为最小月的4.8倍。 水质分析和评价表明: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水质较好,水体总硬度属极软水,含盐量小,pH值适中,各种有害毒物含量甚微。绝大多数项目含量符合标准。无大的工业污染,但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此外南岳旅游社井水中锰的含量偏大。影响水体氨氮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生活污水,农田施肥以及土壤中有机物腐烂造成的。
气候: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山下为17.5℃,山顶为11.29℃。绝对最高气温:山下为40.8℃,山上为32.4℃;绝对最低气温:山下为-8.9℃,山上为-16.8℃;年均降雨量:山下为1440毫米,山上为2045.48毫米。
土壤:
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由于植被覆盖度高,以及花岗岩含有大量的正长石和云母矿物,因此,土壤中全氮、全钾含量高,磷缺乏。微量元素方面,硼、锰、铜含量低,特别是硼严重不足,钼、锌含量丰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为10~20cmol/kg土,盐基饱和度低,为20~50%。pH值在4.3~6.0之间,其中4.5~5.5之间的占90.3%,底层pH值略高于表层约0.2~0.5。有机质含量土壤A、B、C层分别为2.12~11.64%、0.4~3.58%和0.14~0.82%。 不同的海拔高度,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A层速效磷(P)含量在2~9mg/kg之间,B层含量在0.2~3.5mg/kg之间,C层在0.1~9mg/kg之间。一般而言,A层含量高、变幅小,B层含量低、变幅较大,C层含量较高、变幅极大。土壤A层速效钾(K)含量约在80~210mg/kg之间,B层约为46~150mg/kg之间,C层约为40~130mg/kg之间,可见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幅较小。土壤速效钾在海拔800m以下时,表现为A层和C层含量高,B层含量相对较低,但到800m以上时,C层含量最低。土壤含水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在同一剖面中,一般是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底层,它与土壤有机质、空气湿度、植被类型及其覆盖程度等有关,特别是乔木林中表现更为突出。
植被:
南岳衡山已记录高等植物266科、973属、2149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植物共计48科、101属、152种,蕨类植物35科、71属、221种(含种下等级),种子植物 1776种(包括种下等级),隶属801属、183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Ginkgo bilob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共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闽楠(Phoebe bournei)、绒毛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var. velutina)、红椿(Toona ciliate)、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花榈木(Ormosia henryi)、野大豆(Glycine soja)、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共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的有金兰(Cephalanthera falcata)、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等兰科(Orchidaceae)植物21种;残遗植物有绒毛皂荚、钟萼木、篦子三尖杉等;还有从未记载产南岳衡山的植物类群,如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袋果草(Peracarpa carnosa)、竹节参(Panax japonicus)等,而且发现了老鸦瓣(Tulipa edulis)、药百合(Lilium speciosum )、小鸢尾(Iris proantha)、湖南黄岑(Scutellaria hunanensis)等湖南稀见种;该区还有10多种植物的模式产地:南岳金丝桃(Hypericum hengshanense)、衡山荚蒾(Viburnum hengshanicum)、湖南泡果荠(Hilliella hunanensis)、无髯猕猴桃(Actinidia melanandra var. glabrescens)、腺枝葡萄(Vitis adenoclada)、窄花柳叶箬(Isachne hirsuta var. angusta)、毛柄金腰(Chrysosplenium pilosopetiolatum)、南岳箬竹(Indocalamus longiauritus var. hengshanensis)、南岳凤丫蕨(Coniogramme centro-chinensis)、南岳蹄盖蕨(Athyrium nanyueense)等。南岳衡山尚存古树名木46科83属124种,共计古树名木4816株,其中树龄100年以下的名木有44株,100~299年的古树有4595株、300~499年的古树有153株,500年以上的古树有24株,共计古树有4772株。按保护等级划分,一级古树24株,二级古树153株,三级古树4595株。树龄最长的古树为福严寺内外的4株银杏Ginkgo biloba,以石碑记载迄今树龄长达1440年。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