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3-23
更新日期: 2018-03-2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082
标签:
云南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牛栏江流域,位于滇东北地区曲靖市北部的会泽县。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大桥片区和长海子片区二个片区组成。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的湿地的生态环境,属于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大桥片区和长海子片区二个片区组成。大桥片区位于会泽县大桥乡的大桥海子流域,距县城4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2'06"~103°22'02",北纬26°38'00"~26°44'24;长海子片区位于会泽县者海镇的长海子流域内距县城5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3'36"~103°39'00",北纬26°34'08"~26°39'36"。
地质地貌:
保护区域位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会泽县褶束,区域构造呈北东向展布,遍布整个区域,是区内的主干构造。本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上升运动为主,未见明显的活动性断裂构造。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烈度区划为Ⅷ度。
大桥片区地处中山区,地形较为复杂,形成高山深谷、河谷狭窄、山势陡峻。大桥海子(水库)的西南面、西北面和东北面较高,最低点为东南面,海拔2470m。长海子片区是以长海子水库为中心,四面环山,只有西部有狭小的谷口,为流域出口。
水文:
大桥海子处于金沙江下段右岸的三级支流杨梅山小河(黄草河)上,流域面积135.5 km。长海子位于乐业河流域,本区流域面积3.13 km,乐业河汇入牛栏江。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海子的水质优良,经会泽县环境监测站分析,达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水质标准要求。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喷出岩类(玄武岩)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和松散岩孔隙水。
大桥水库和长海子水库为分别为保护区两个片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区。
气候:
大桥片区干湿季明显,四季不分明,夏秋温凉,冬春寒冷。多年平均气温9.6℃,年均降水量918.20mm,无霜期240天,年平均风速2.5m/s;长海子片区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841.9mm,年平均风速2.6m/s。
土壤:
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其中大桥片区土类多为暗红壤,有很少的棕壤,土壤呈微酸反应,土层厚,质地偏砂,肥力偏低。长海子片区主要分布有红壤和极少量的非地带性的沼泽土、草甸土及水稻土、红壤土层厚,有机质含量偏低,肥力偏低
植被:
①保护区共记录有118科317属482种野生维管束植物,其中,蕨类植物48 种、30属、17科;种子植物436种、287属、103科(含裸子植物12种、9属、4科;被子植物422种、278属、97科)。
②保护区植被类型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灌丛、草甸、水生植被和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