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关县古林箐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马关县古林箐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250
标签:
概述:

云南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马关县境内,是云南北回归线以南的一块神秘的绿色宝地。保护区内不仅生物资源丰富,而且自然景观奇特,保护区桌秀丽、雄伟,险峻,神奇于一体,是科研旅游的理想之地。

云南省马关县古林箐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03°53′-104°05′、北纬22°41′-22°53′之间,东西宽20.5公里,南北长21.5公里。保护区内最低海拔点在南部水冲桥,海拔为160米,最高海拔点在雷达山,海拔为2028.4米。保护区东部和南部紧连河口县,与越南相望,西部以南溪河为界,与屏边大围山保护区相对应,北部与马关县篾厂乡和木厂镇相接镶,整个保护区属红河水系。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省级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滇116
保护区名称:
古林箐
行政区域:
马关县
面积(hm2):
6 833
主要保护对象:
热带季雨林、雨林、石灰山季雨林及热带野生动物
始建时间:
1982/10/1
地质地貌:
古林箐保护区从地质学角度来看,属华南台块西部的滇桂台向斜构造,具有岩石与地层的多样性结合,在一定的构造基础上,发育并演化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地层以古生界的寒武系为主,另有少量的奥陶系和上第三系与第四系地层分布。岩石主要为泥质碎屑岩,部分地区有碳酸岩分布,保护区的南部,是寒武系的碳酸岩分布区,奥陶系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北部。从大地貌形态上看,整个保护区基本同属于一个地貌区,地势成北高南低,呈现出向南倾斜的侵蚀中山地貌类型。在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经较长时间的河流下蚀与切割,使山地的比高增大,山坡陡险,形成河谷谷深、坡陡、河床狭窄的特点。从小地貌单元划分,可划分为中切割低山峡谷区和中山缓坡山地区。
水文:
气候:
土壤:
保护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黄色石灰土,母质为碎屑岩,母岩为:石灰岩。PH值:6.8。保护区内土体浅薄主要是发育在石灰岩地区。由于该区域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黄化作用十分显著就使该区发育的石灰土呈现黄色的特征。
植被: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7.1%,宜林荒山荒地少,仅占1.2%。保护区内气候温热多雨,热区生物资源丰富,从低海拔至高海拔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林、竹林、灌丛等6大植被类型。 保护区内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华盖木、南方红豆杉、巴兰萨苏铁、云南穗花杉、伯乐树、东京龙脑香、毛叶坡垒、擎天树、长蕊木兰、藤枣等10种,二级保护的有蚬木、桫椤、董棕等27种,属云南省级重点保护的二级保护的有4种,三级保护的有13种。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