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2020-03-16
编辑:zsf1995
浏览次数: 3121
标签:
黑龙江省国家自然保护区
概述:
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国铁汤林线终端,小兴安岭东段分水岭附近,距伊春中心区153公里。湿地景区地理位置独特,是中国高纬度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稀有性的林间湿地自然保护区。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域面积38公顷,水深平均2.6米,极限水深达9米多。水面上塔头、草甸相连,灌丛相接,形成了七个相连的湖沼,构成环状的水域。有森林沼泽、灌木沼泽、草塘沼泽和藓类沼泽,其中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和泥炭藓沼泽为中国北方特有湿地植被类型。有众多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等高等植物,在中国湿阔混交林区域和寒湿带针叶林区域内罕见。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鸟类、鱼类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分布其中,形成了北方高纬度、多种类、复合型湿地自然生态系统。
地质地貌:
该区在地貌分区上属于小兴安岭构造侵蚀山地区域,小兴安岭中部低山丘陵及熔岩台地区。该区地形以低矮山地为主,属低山丘陵。保护区内山脉纵横起伏,山势浑圆,海拔一般在350~606米,最高点海拔606米。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纬度较高,土壤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发育方向,地带性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区内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汤旺河谷地系乌伊岭保护区湿地土壤的主要分布区,根据本区土壤发育程度与发育特征,可分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浮毯泥炭土四个土类。
水文:
保护区内河流分属三个水系,即汤旺河水系,库尔滨河水系和乌云河水系。前者属松花江二级水系;后二者属黑龙江水系。保护区内河流主要有汤旺河,库尔滨河支流克林河,乌云河、美丰河、沙罗里河等。
气候:
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海洋环流和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四季分异明显,冬长严寒,多西北风,春来迟,解冻晚,风大,降水少;夏短炎热,多东南风和大雨,降水量大而集中;秋季降温较快,早霜,多风。
植被:
乌伊岭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895种,保护区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种8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种为茅膏菜科的貉藻;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松科的红松、木犀科的水曲柳、芸香科的黄檗、椴树科的紫椴、杨柳科的钻天柳、豆科的山槐和野大豆、泽泻科的浮叶慈茹、小二仙草科的乌苏里狐尾藻共计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