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宁县闽江源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福建省建宁县闽江源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3652
标签:
概述: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境内东南部,于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13022公顷。属野生生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武夷山脉中段重要的生物区系组份、大面积的钟萼木和南方红豆杉原生种群、独特的生物群落类型和福建闽江正源头森林植被。

保护区内主峰金铙山白石顶海拔1858米,是福建省境内第一高峰,金铙山南麓是闽江的正源头。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闽26
保护区名称:
闽江源
行政区域:
建宁县
面积(hm2):
13 022
主要保护对象:
森林生态系统
始建时间:
2001/10/8
地质地貌: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闽西北加里东隆起带,崇安—石城深断裂的西侧。 岩浆活动强烈,地层出露不全。以加里东侵入岩与燕山期侵入岩分布最广。东部为中山代地层及岩浆侵入活动为主,西部则是古老的变质岩基底出露。构造线主要有北东和北西向两组。中生代地层基本上呈北东向展布。古老变质岩中发育韧性剪刀带,片麻理发育,地层变质揉皱强烈。 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中段,以中、低山地貌类型为主,海拔在250-1858米之间,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从东北向西南倾斜。西南山势平缓,中部为低山丘陵地,东北部有王家山、宝峰山、等比山等山峰,最高峰白石顶海拔1858米。因流水切割,多“V”型峡谷和深谷,山地坡度在30°-45°之间。
水文:
保护区位于闽江三条源头水系之沙溪和富屯溪水源分水岭区域,其中沙溪河源水茜溪为闽江正源,发源于保护区内的严峰山西南麓海拔950米处。水系主要由金溪水系和水茜溪水系组成,为树枝状水系。
气候:
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5.3℃,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12.8℃。年平均降雨量1880.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20.7小时。全年平均无霜期280天,绝大部份年份均有降雪,高山地带冰挂雪压严重。
土壤:
保护区成土母岩为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三大类,保护区的岩性主要由侏罗纪地层组成,主要是砂岩、砂砾岩,成土母质以残积母质为主。从低海拔至高海拔,出现明显的土壤类型渐变现象,即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草甸土,主要以红壤为主,局部分布暗红壤、水化红壤。
植被:
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