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155
标签:
国家自然保护区湖北省
概述: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的夹角处,地理中心坐标为东经112.23°,北纬29.49°。1991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567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野生生物类中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野化麋鹿及其栖息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
地质地貌:
天鹅洲故道是1972年长江自然裁弯形成,由遗留的长江故道、故道围绕的小岛和故道外的边滩组成。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其边滩中,属典型的近代河流冲积物沉积而成的洲滩平原。该地海拔在31~36m。
气候:
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5℃,极端高温38.6℃,极端低温-14.9℃。年平均降雨量1200mm以上,相对湿度82%,年均无霜期261天。
土壤:
保护区内土壤形成历史不长,成土母质单一,主要土类为草甸土及潮土,质地为轻壤和沙壤,有机质含量高,潜在营养丰富。
植被:
截至2011年,保护区初步统计共有植物64科168属238种。从故道浅水区到沿岸洲滩逐渐向高处分布,有湖泊植被的沉水植物,如眼子菜、苦草等;浮水植物如菱、芡实、浮萍等;挺水植物如茭白、荻、芦苇等及沼泽植被的丰富草类,如苔草、蓼、水灯心、稗草、蒿类和多种豆科植物,其中以芦苇和荻群落为主,也有比较开阔的浅滩草地和成片的旱柳灌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