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县连康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河南省新县连康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4108
标签:
概述: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新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北麓鄂豫两省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14°45′——114°55′,北纬31°31′——31°40′,总面积10580公顷,是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及其栖息地和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豫27
保护区名称:
连康山
行政区域:
新县
面积(hm2):
10 580
主要保护对象:
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始建时间:
1982/6/24
地质地貌: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为在花岗岩基岩上发育形成棕色森林土,厚度多在25—30厘米以上,肥力高,PH值5.5—6.5之间。连康河贯穿全境,将保护区分成东西两部分,流入陡山河。
水文:
气候: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般坡度为30—40度之间。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均温15.1℃,1月均温——2℃,7月均温27.6℃,极端低温—17.3℃,极端高温42.5℃,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4822℃,无霜期大于等于225天。年降水量1248毫米,相对湿度76%。
土壤:
植被:
森林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类型,为河南省典型的综合性森林生态类型,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 拥有珍稀濒危植物44种,分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和河南省省级保护植物两大类,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9种,Ⅲ级保护植物15种,占河南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47.5%;河南省保护植物20种,占河南省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的51%。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约2000种,其中木本植物75科159属300种。地带性植被属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仅存黄山松和马尾松与栎类的天然次生林,覆盖率达70%,共内主要树种有麻机、桂皮烁人株、郴砾、青冈栋龙山松、马足松、油松等。 混生例种有枫香、橡木、棺木、白擅、黄连木等。竹类有计竹、毛竹、水竹等。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有旧大陆热带成分的天兰桂、紫柄。 又有温带的栎类、野大豆、特有成分如黄山松、河南鼠尾草等也不少。植物区系分属 1E11(b)。属国家保护的植物二级有杏果树、银杏等,三级有金钱贼、青松、楠木、厚朴、人生桂、延龄萨、八角连、天麻、野大豆等。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